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果蔬青恋 > 第295章 平反(二更)

第295章 平反(二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黎章惊喜地问道:“将军答应了?”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原以为要磨缠几天工夫呢,谁料三两句话的工夫,将军就同意了。

顾涧肃然道:“为什么不答应?本将军智谋有限,若再不敢放手用人,将何以作为?”

汪正松则向永平帝奏道:“非是微臣贪生怕死,然人贵有自知之明。臣弟智谋高过微臣,却依旧兵败,若是微臣出征,亦不过如此。边关战事不止一年,无数小将崭露头角。陛下都看在眼里,当有所决断,切莫听书生纸上谈兵。”

永平帝看着吵得一团糟的朝堂,甚至连几位皇子都参与进来了,让他嗅到一股不寻常的味道。

这一次,皇帝没有任何犹豫。很快做出了决断。

两年前,他就听信了赵耘的“神龟护国”论:启用张杨,果然效果显著;二来,清南村不断涌现文臣武将,还有无数大夫,更令他坚信“神龟面世乃是受紫薇传召,护佑大靖”。

如今边关烽烟四起,群狼窥伺,他不敢有半点怠慢。怀着虔诚的心思,任命郑昊为将军,从西北分兵八万赴西部甘州科勒城,抵御蕃**队;任命洪霖为将军,赶赴云州接替汪正柏。

二更求粉。

永平十八年九月初二,对于张家平反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这一日,黎章见到了从西北赶来找师傅秦枫的方虎,他带来了郑葫芦的一封信。

看完信后,黎章当即赴七里滩中军营寨求见将军顾涧。

原来,从八月上旬起,靖国西北的元国、东北的金国、西边的蕃国、西南的南雀国、东南的水国,纷纷都往边界集结大军,对中原虎视眈眈。

元国率先开战,这一次,他们联合金**队,在云州边界与常胜将军汪正柏对阵。

七里滩中军营寨,黎章对顾涧道:“将军,此次大战非同小可,周边各国都连横起来。咱们自然不能只顾自己。末将以为,若是赶在南雀国发动前。暗出一支奇兵,协助西边的郑将军,先败了蕃国,那时南边战事自然就轻松了。”

他拿出一张地图,仔细地将整个局势分析给顾涧听。

出乎意料之外,顾涧并没有惊诧。反而问他出兵暗袭蕃国有几分把握。

黎章道:“末将并不敢说有十分把握。然这两年来,为防南雀国连横蕃国,末将借练兵的机会,数次派人往西路探查,并以商贾的名义在沿途城镇和村寨建立据点。购置军需粮草,分散存放。因此,这次末将可轻装上阵,真正做到奇袭。”

顾涧听后,目光炯炯地看着他道:“当日何老将军派你等去南雀敌后,只授予‘临机应变’四字;今日你率军西进,本将军也要将这四字授予你,切莫让本将军失望!”

靖军与元军大战的时候,被金军偷袭,大败,常胜将军汪正柏战死。

消息传到朝廷,永平帝召集朝臣紧急商议对策。

正吵翻天的时候,二皇子秦源从凌云关送来奏折,保举郑昊(葫芦)和洪霖二人为将军,分别领军抵御蕃国和接替汪正柏镇守北疆。

洪霖也就罢了——他本出身将门——提拔郑昊遭到了无数朝臣坚决反对,说他“一介乡野少年,年轻识浅、经验不足、难当大任云云”,并推举刑部尚书汪正松领兵出战。——汪正松兜兜转转的,在大理寺呆了几年,又回到刑部当尚书去了。

赵耘斥责这些人:“明明是文官不知兵事,偏还喜欢指手画脚。郑昊行不行,统领边关多年的二皇子心中最有数,难道二殿下会拿国家安危不当数?”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