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146章 魔法师

第146章 魔法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华人传统是教会学生饿死师傅。

这在海参崴基本不存在,理论上海参崴需要的熟练工人数量是无限的,越多越好。

俄罗斯学生小学毕业后,可以去技术学校,也可以去军事学校,成绩最优秀的上大学,他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海参崴连小学都没有,大批量培养技术工人不现实,只能走老带新的传统途径。

在圣彼得堡,老工人带新人,每带出一名合格工人,老工人可以得到10-100卢布的奖励。

大部分时候都是10卢布。

虽然也有100卢布这个标准,但是从来没有人拿到过。

只有机床还不够,还得有熟练技术工人才行。

1884年的当下,机床不是数控的,全部得手工操作,所以经验丰富的工人就极为宝贵,“八级工”的传说就是这么来的。

即便在圣彼得堡,经验丰富的工人都极为稀少,海参崴想要熟练工人,得自己培养。

乔治把卡努尼科夫和伊戈尔都叫来,一起想办法。

“需要工人的话,可以去圣彼得堡的技术学校招募,也可以自建技术学校培养。”

乔治也就不玩虚的了,每带出一名合格工人,乔治这里奖励30卢布。

乔治设计了一套复杂的工资计算体系,根据工人的熟练程度不同,以及效率和良品率等综合考虑,理论上海参崴工人每个月最高可以拿到50卢布。

想拿到这个薪水,得具备加工305毫米舰炮的水平,而且还不能失误。

这个薪水是不包括带学生的。

所以如果想拿高薪,也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培养学生上。

“圣彼得堡的工厂以老带新,每带出一名合格工人,就会得到一笔奖励。”

卡努尼科夫和伊戈尔给出的建议截然不同。

这很正常,卡努尼科夫和伊戈尔所处的阶层不一样,生活环境不一样,对于事物的理解肯定也不一样。

自建技术学校不现实,海参崴目前还没有建立系统的教育体系,就算建了学校,也没有学生。

俄罗斯的教育体系虽然略粗糙,毕竟有。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