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第18节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第18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不管,我不管,”许琴将鲁盼儿抱得更紧了,“你答应不退学,我就不哭了。”

万红英就帮着劝,“许琴,你不懂的,鲁盼儿家里没有人种田挣工分不行,她不可能再上学了。”

“我以后再不买零食,把节约下来的钱给鲁盼儿,不就行了!”许琴从衣兜里掏出零零散散的几块钱,惭愧地说:“我平时大手大脚习惯了,从听到消息后我一分钱没花也才攒下这些。不过下个月,我爸一给我邮钱,我就立即留下一半,一分不花都给你用。”

许琴父亲每个月给女儿三十元钱,杜老师帮她在学校食堂换十五元饭票,其余的就都随她零花。她要分出一半给自己,就什么也不能买了。

胡一民和赵剑也都说:“我们也有零花钱,也都可以拿出来。班长,你重新回学校吧。”

不过玉米分到社员家中,并不是直接可以吃的玉米粒,而是带着玉米棒的——上交的玉米送到公社,那里有专门的脱粒机,将成堆的玉米棒放进去机器轰隆隆地响上一阵很快就脱好粒,但是队里却没有,家家也不愿意把分到手的玉米送去脱粒,一方面要花钱,一方面机械脱粒会损失一些粮食。

六百斤玉米,听起来挺多,但其实是毛重,去了玉米棒只有三百多斤,再打成能吃的玉米碴还要损失一成左右,自家搓玉米总是能省一些,而且还不用花工钱。

何况搓玉米也是有趣的事。

冬天的时候,一家人,或者三五个邻居凑在一起,团团坐在炕上,围着大笸箩一边搓玉米一边说闲话儿,几千斤的玉米没两天就搓完了。大家就再换一家,互相帮助着就把活儿干好了,又一点也不寂寞。

鲁盼儿不愿意与大家凑热闹,就一个人在家里做,不想陈婶儿来了,两人一边干活一边轻声细语地说着话,倒把愁思去了大半。

万红英就说:“除了钱,还需要粮票……。”

“我们也可以凑粮票……”

鲁盼儿赶紧打断了大家的话,“你们的好意我都明白,可是我已经决定退学,就算你们帮我凑出了上学需要的钱和粮票,我也不会去了。我是家里最大的,总要供养弟弟妹妹们,维持这个家。而且,在生产队劳动也一样光荣,并不比上学差,我已经下了决心,谁也不要再劝。”

“今天你们到我家做客,我特别高兴,要好好招待你们。”鲁盼儿说着,就把家里最好的东西都拿出来请大家吃。

来的路上,许琴等人个个凄凄惨惨的,现在听了鲁盼儿几句话重新展开了笑颜,“那我们帮你做饭吧。”

眼下见盼儿的同学来了,陈婶儿就站起身说:“你们同学在一块儿说话,我先回去了。”

鲁盼儿就说:“陈婶儿,回家顺便帮我叫建国过来,这些也都是他的同学。”

陈婶儿点头,“就是你不说,我也会喊建国过来看看同学呢。”

许琴只待陈婶儿一出门,上前抱住鲁盼儿就哭,“班长!你不许退学!”

鲁盼儿方才与陈婶儿在一起时已经哭了一场,现在却忍住了,轻轻拍拍许琴,“有话好好说,哭什么呀。”又推她,“我身上都是玉米屑,还没打扫打扫呢。”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