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玩家信条之锦时少年 > 第一百零五章 秦凤古歌

第一百零五章 秦凤古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男人笑女人哭都在炕上。男人下了原,女人做了饭。男人下了原,女人做了饭,男人下了种,女人生了产。娃娃一片片都在原上转,娃娃一片片都在原上转。”赵教授唱起来,声音比陈天星的沧桑多了,更显得地道民粹。

几个人连唱三遍才歇口气。

“痛快,这是你老赵新编的歌?”姜教授问道。

“这几个少年编的词”赵教授可不敢居功,他还想玩呢?

“他们?他们会秦腔?”姜教授不信。

“是啊?赵教授,我会点二胡,对板胡不是很熟悉,还想加入点月琴,铙钹,如果有完整的秦腔乐器就更好了,枣木梆子在楚北怕是难找”陈天星叹到。

“哎,你知道的还真不少?不过我还真知道谁会枣木梆子,而且他还有整套家伙”赵教授来了兴趣。

赵教授径直打电话,语气急促,喊着你不来会后悔的,带上你的家伙,显得跟那人很熟。

不一会人来了,也是学院的教授,顾雁自然认识,还是一个教音乐史的,扛着一条板凳就来了。

“嘿,就这玩意儿”陈天星过去帮忙接下来,五十多岁的老教授扛着气喘吁吁的。

“我开始也不信啊?不过这确实是他们编的”

姜教授还是不信,赵教授就怂恿陈天星“小伙子,还有没有唱段?给这老家伙在来那个一首?”

陈天星想想,反正是玩,就拉动二胡,继续唱到

“女娲娘娘补了天,

剩块石头成华山,

“谁会玩这个?谁想唱秦腔?”这个姓姜的教授问道。

“我啊,老伙计,抄家伙”赵教授一句秦凤话说完就带头进了录音室,找一把板胡,就拉起来。

板胡发音清脆尖细,那是最能体现秦腔特色的乐器。

姜教授眼睛一亮,板凳一竖,就敲起来,这个打击乐器比阿狗的板擦沉闷多了。

接着陈天星的二胡也加入进来,阿狗的铙钹也哐当哐当起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