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五代逆天 > 第七十八章 豫章行(一)

第七十八章 豫章行(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赵普拱手答道:“陈大人,小人只是王爷府中的一个账房。现今楚唐联姻,小人跟着王爷打打下手,替王爷算算帐。”

“莫非是只读论语的赵先生吗?”一旁的李节问道。

赵普确实不动声色的笑道:“正是在下。”

“行人去,碧山边。景,愈写愈空阔;情,亦愈来愈孤凄。还有这“九回肠”,可谓一语双关。”

“呵呵,李先生真可谓明诗之人啊,你的诗评可谓字字珠玑啊,等冯延巳回了金陵一定要介绍你们认识。他恐怕早就想要你这样一个知音了。”陈觉呵呵笑道。

拍马居然拍到马蹄子上了,马云不禁心中暗笑。

陈觉却不顾李节的尴尬,冲着马云说道:“听闻大楚马氏子弟,各个都善诗词曲赋,王爷想必也是深得其中之味了吧。”

马云挠了挠头,笑道:“父王和诸位叔父,还有二哥这些兄弟们,自然是爱好填词作曲,可我是个异类,嘿嘿,每天也就懂得舞刀弄枪,什么‘七言、五言’的,它认识我,我可不太认识它了。”

“芳草长川,柳映危桥桥下路。? 归鸿飞,行人去,碧山边。风微烟淡雨萧然,隔岸马嘶何处?九回肠,双脸泪,夕阳天。”

陈觉摇头晃脑的刚把诗念完,一旁的李节,抚掌叫好道:“好诗!”

李唐不比大晋,这趟联姻也不比上次去大晋。

对大晋,马云的脑子里好赖还知道不少名人掌故,一开始就运气极佳的认识了柴荣等牛逼人物,又有紫英这样的高手在暗中护着。更重要的是,由于有契丹在一旁虎视眈眈,大晋与大楚还没什么厉害关系(毕竟还隔着南平),所以上次出使是有惊无险。

可这次情况就大大的不同了。李唐经过徐温(庙号:南唐义祖)和李昪(庙号:南唐烈祖)十数年的苦心经营,传到李璟手上,国事强盛,百姓富庶,同时由于中原朝廷受困于契丹,所以李唐目前是环顾宇内而无对手,信心倍增,很有混一江南的想法;更糟糕的是,这次联姻,楚王还派了李节跟着,这个李节可是李皋的亲兄弟,马光亮的铁杆fans,这内外齐手,弄不好就真会把马云当做人质给扣在金陵了。

陈觉也是一笑,说道:“哎,看我这记性,竟忘了王爷可谓当时的名将了。想必王爷是心在四方,无心于笔墨纸砚之中了。”

“哈哈哈哈,陈大人了解我啊,我这人啊,就是爱打仗,好男儿志在马上,整天的舞文弄墨,没由来的觉得憋屈。”马云见陈觉这样说,不由得装粗道。

“好一个好男儿志在四方啊!”陈觉击节赞道,只是言语中却悄悄改了马云的话。

马云瞄了一眼李节,粗犷的一笑,并不答话。

陈觉忽又看了眼跟在身后的赵普,说道:“不知这位先生,尊姓大名啊?”

在这种情况下,马云当然是打心眼里想结交像陈觉这样的李唐重臣。结交的机会,马上就出现了。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向喜爱作诗,特别是喜欢做送别诗的楚王,在马云去金陵的当天,居然出人意外的没有举行什么诗会,只是温言嘱咐了几句。除了少数有心人以外,群臣是大跌眼镜,好多人心里暗暗骂娘:奶奶的,这两天算是白准备诗词了。就连爱好诗词的陈觉都觉得有点诧异,这不,刚刚离开长沙,看着眼前的江南深秋,他忍不住就低声吟诵起来。

有句话叫做机会永远是留给又准备的人的。毫无疑问,在诗词这方面,马云是一点点积累都没有的,甚至连基本的欣赏都不达标。毕竟是工科出身,背两句名句,马云还是可以的,可是要完整的背下一唐朝以后的名诗来,马云可就有点为难了。

见陈觉骑在马上摇头晃脑的吟诗,马云也知道这是个结交的机会,可是对方玩的是高雅艺术。如果是个三流的读书人,一句“好诗”,就足已打了;可惜,陈觉是个玩诗的高手,单单一句“好诗”,肯定是满足不了他的。

马云瞄了一眼目光游移的赵普,心知赵普对诗词也是肚里没货的,就算有货这种时候,两个人也不好交头接耳。于是,马云只好自己绞尽脑汁的想弄明白这诗好在什么地方,然后再大声赞扬,可惜,李节抢了先手。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