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不明不清 > 第136章 对台戏

第136章 对台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最终皇帝选了李廷机、李戴和翁正春入阁,原礼部左侍郎郭正域升礼部尚书,李戴则继续兼任吏部尚书,沈鲤不出意外的成了内阁首辅。

“李宏甫此举倒是聪明的很,有了《半月谈》相助,一个人的声音可以轻易被无数人听见,比建院讲学来得便捷。既然陛下不打算管,我们不妨也照猫画虎,别让他一家独美。”

那为啥两个空缺选了三个入阁,这就是皇帝的权力了。理由很好找,工作忙呗,先帝在的时候缺官你们骂,现在充实了还骂,这就有点不讲理了。

叶茂才率先鼓掌叫好,一半是真心一半算恭维。他是朝廷官员,还不像杨涟和顾大章在翰林院里那么清闲,想积极参与也有心无力。但没打算光用嘴忽悠别人往前冲,当下拿出另一所宅院当做办公地,不可谓不财大气粗。

按说皇帝、大臣心往一处想、力向一处使才更利于发展,反着来会不会对国家有害呢?答案是必须的,朝堂环境越复杂工作效率就越低,官员们大部分时间全用在琢磨人和人的关系上了,哪儿还有心思干正经事。

从资历上看,除了李戴不是翰林出身外都很够格,但有了李贽的先例在前也没人愿意和户部尚书较真儿,反正这位是中立派。

“……叫做《东林旬讲》如何?”沈鲤虽然对办报不是太热衷,可也达不到反对的程度,当下捻着胡须踱了几步,脱口而出。

<div class="contentadv"> “哈哈哈,阁老这是摆明了要和李宏甫唱对台戏。也好,他是半月我们是一旬;他是谈,我们讲;针锋相对,有魄力!

但真实的理由洪涛不会说出口,他正在一步步把朝堂环境复杂化。没错,就是复杂化,换个说法叫做浑水摸鱼。

紧跟着就是杨涟,他对以笔做刀的辩论方式很热衷,文化人嘛,吵架也得找个符合身份的方式。以前是缺乏此类工具,现在不光有了趁手的兵器还具备了实力相当的对手,万事俱备!

不过好和坏也不是绝对的,要分场合与时间。目前洪涛还无法与任何一派硬抗,更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说服,这时局面越简单就对自己越不利,每个举动都会成为众矢之的。

与其让他们安下心来算计自己,不如先下手把局面搞复杂,让满朝文武都忙起来,这样才有机会藏在暗处趁乱悄悄发展。

“如此甚好,阁老给起个名字吧,请……”看到年轻人如此热忱,要人有人要钱出钱,顾宪成很欣慰,东林后继有人啊。

对于这种新鲜事物顾宪成的接受度比沈鲤要高得多,羡慕嫉妒恨肯定有,但更多还是眼前一亮。用报纸宣扬观点的办法比著书立说容易,比在书院里讲学快速,可以用极少的成本造成很广泛的影响,正是东林党所急需的。

现在名有了、人有了、银子有了,还缺个精心编纂所在。叶某官职缠身无暇多顾,黄华坊四牌二十一铺有个院落,可供《东林旬讲》修撰刊印。”

这个结果不太出乎意料,也比较让朝堂各方势力们接受。两位中立派、一位浙党铁杆入阁,看上去是浙党占了大便宜,有点卷土重来的苗头。

虽然已经落后了一大步,但后来未必不能居上。以东林书院的力量,办个类似的东西轻而易举,和《半月谈》针锋相对也不落下风。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