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不明不清 > 第121章 拔脓膏

第121章 拔脓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那好,精美的钟表喜欢不?晶莹剔透的玻璃器皿喜欢不?舒适便捷的四轮马车喜欢不?洁白甘甜的蔗糖喜欢不?风味独特的异域美酒喜欢不?

只要喜欢,每一样都得用白花花的银子换,少了还不成,卖便宜了显不出高雅尊贵身份。还别指望货比三家,咱这是蝎子拉屎独一份!

你啥都不喜欢,就喜欢在家看着银子傻笑。成,除非你没有社交,否则不想买也得买。皇帝和皇室成员带头佩戴使用,这就叫潮流风向标,最先跟进的就是京官及其家属。

伱要是还想在官场里混,不被同僚视为异类,多少也得买几样充门面。如果再暗中利用报纸煽风点火,造成一种谁不用谁就是土老帽的风潮,地方官员、士绅、大地主们好像也躲不过去。

流行趋势就是这么来的,只要把风向扇呼起来谁也挡不住。唯一的区别就是明白人少花费点,糊涂人卖肾也得来整套。

<div class="contentadv"> 从秦以后,经过上千年的劣胜优汰,有能力、有智慧、有骨气的基因逐渐被淘汰掉了,就剩下一群做实事不会干、勾心斗角无比娴熟的所谓精英,内斗内行、外战外行。

想改变这种现状是相当困难且危险的,不是和某几个人斗,也不是和某些利益集团斗,是要面对全部精英阶层。挖他们的祖坟、毁他们的基业,手里没有绝对的权力,瞬间就会被碾得粉身碎骨。

具体到明代中后期天灾的问题上,洪涛专门查看了近十几年各地粮税账目,发现事情远没想象的那么严重。北方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是受到了干旱、水灾、气温的影响,但放到全国范围内算的话也不是无法解决。

北方缺粮没错,可南方不缺,即便南方也没有那么多粮食调用,还可以从东南亚各国购买。所以关键问题不是没有粮食,而是谁来出这笔钱、怎么统筹规划,说到底还是一小部分利益既得者乐不乐意掏腰包、费力气。

那他们愿意吗?洪涛可以负责任的讲,百分之一千不乐意。不光不乐意,谁敢提这种建议谁就是他们的敌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敌人。

得,逻辑到这里好像进了死胡同。北方灾情是老天爷说了算,肯定无法阻止;南方和东南亚的粮食朝廷又没钱购买,更没能力运输。

想让官僚士绅地主们出点力、吐点血,会遭到坚决反对。眼睁睁看着不管,百姓们饿急了必然揭竿而起,到时候想管也来不及了。

别忙,对明代的统治者来讲这种死循环没办法解决,但对于二手穿越专家洪涛来讲还是有救的。不是他比古人聪明,是他比古人见识的多,当代的办法不奏效可以借鉴后世的嘛。

洪涛从当太子的时候起就已经在悄悄布局了,时间工坊、流光斋、冶炼锻造、火药工厂和机械加工,都是用来快速捞取大量金钱的工具。

这些工坊里生产的全是奢侈品,除了部分外销,多一半全要消化在国内,客户群就是官员、士绅和地主。他们有钱不肯白白拿出来,当皇帝的也不能去抢。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