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五百五十四章 解悟与行持

第五百五十四章 解悟与行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当然,其中还有个重要细节,法露师没讲。就是这位圣人,要自焚之前的晚上,是专门去找过虚老的,他已经很明白地向师父说了,自己要走,也就是要圆寂。师徒之间还互道珍重。

事后,当他焚化后,当时昆明的督军带着大量名流,还有新闻记者,有文字实录的,有照相的,有采访的。这事做不得假,因为没那动机,也没那手段。

“我就讲这两个故事,一个小孩,一个很勤劳的人,他们的功夫都做得很好。大家想一想,我们自己要不要好好地用功夫?我希望,我们大家,不管是有文化也好,没有文化也好,老的也好,少的也好,都要好好地用功,我们将来也会走得很好的。”

今天晚上,他就讲了这两个故事,就算是完成了开示。要知道,这相当于讲例题,是为了说明公式。

但对于我们练功的人来说,意义各有不同。有的人,听了故事后,受到振奋,会加倍努力。有的人,或许听了后,会有神圣想,或者对鬼神世界有想象,反而会成为修道的障碍。

这就非常玄幻了,第一个,就是关于托梦。这孩子不仅肉身在,而且精神也在,能够与老和尚在梦中对话。第二个,就是他的精神,可以影响所有来朝拜的信众。我不知道这个故事是不是真的。但假造的可能性不太大,毕竟来果老和尚是近代法师。茅篷那讲法的老师父,就是他弟子,他愿意为法露师作铺垫工作,说明法露师还值得他敬重。如果法露师造他师父的谣,还值得人家敬重吗?

“在这里,我再讲一个人。虚云老和尚过去手下有一个很勤劳的人,他没有什么文化,一天到晚尽做些苦事,别人不做的苦差事,他都去做。”

法露师讲得简略,我在书上看的,是虚老和尚亲口所说的记录。说这个人,原来是逃难过来的,是个农民,天灾人祸后,家里的田也丢了,没有活路了,先是一个人跑到庙子来求生路。

虚老看他忠厚,就留他在庙子种菜。要知道,就是我们目前打七这个庙,这个崇圣寺,曾经有一个成道的人,在这里种过菜!

后来,他家人来庙子投奔他,包括他妻子及舅子等人,庙里有人就不喜欢了,毕竟有女众来不方便。但虚老和尚看他便宜可怜,把它全家就安排在后面半山坡上种菜为生了。

但是,大家会更珍惜时间。毕竟,这里出过圣人,算是地利了。况且,参禅这一法门,虚老和尚与来果老和尚留下来的,路子没错,他的弟子成功,我们也有可能成功。

晚上回屋,一躺下,脑袋就浮现出一个小孩子形象,估计是法露师所讲的故事,给了我联想。对于有些人来说,脑袋出现圣人形象,是值得高兴的。如果出现在梦中,有人甚至会吹牛,说自己会通神。

但我知道,这也是一种杂念,是一种妄想。我只需要抱住话头,用疑情笼罩住那闪烁的一切,让它们熄灭。

这人想学佛,求虚老给他一个法门。虚老看他又不识字,又比较笨,念经参禅都不可能,就只好教他一个死办法,念佛法门,让他修。据虚老说,他是早晚都念,吃饭睡觉做事都念,只要人清醒,没一刻放过。

“但他一心念佛,修行很用功。人家都看不起他,他也不往心上放。他跟老和尚告假三年,外出参学,回来之后,他还是老样子,别人不去做的苦事重活儿,他都去做。他一个人住在一个小茅房子里面,有人看到他的小房子起火了,跑过去一看,什么也没有。”

有些细节我还记得。那是虚老几年后在昆明修一个寺庙,这人回来了。虚老问他,你这几年出去参方,碰到什么高手没有?他回答,也不过如此。虚老又问,那你为什么又回来找我?他回答,听说师父在这里修庙,我是个苦恼的人,没什么手艺和本事,但有力气,我来帮师父出一把力。

“他到死时,年龄不大,才三、四十岁。他走时,穿衣搭袍,拿著一把草,一把引磐,坐在一个草垫上,就这样自己把自己烧掉了。烧完之后,他坐在那个地方,还像好人一样,引磐还在手上拿著,这件事哄动很远。当时唐继尧在当地当督军,他要亲自看一看。唐继尧看的时候,用手稍稍动他一下,整个身体都垮掉了,成了灰。后来、唐继尧就把那个引磐拿到博物馆去陈列起来了。大家想一想,一个人要成功,不一定要有很多学问,关键是自己要自觉地去用功。没有文化照样走得好,照样能回家。”

法露师果然讲得简洁。但是,对下面的人震动很大,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出现在虚老门下,出现在众人眼下,出现在这个伟大的寺庙之中,我们能够在这里学法,与那圣人不过百年,怎么不会出一两个高手呢?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