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四百九十五章 情感之迷一

第四百九十五章 情感之迷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世界上的艺术,如果说演变最复杂,形式最丰富,手段最多样,被所有宗教运用得最多的,恐怕与声音有关,并产生了最优秀的音乐。

艺术家有国界,艺术没国界。这是一句老话,说明艺术共鸣的广泛程度。

小胡问到:“你的意思说,我听到好听的歌曲,在大部分人心目中,也会觉得好听?”

“对的。西方人发明了十二平均律,但中国几千年前也运用十二平均律,制造出曾侯乙编钟,那时,东西方文化还没有交流,怎么殊途同归了呢?因为,人类共同的生理基础与生活方式特点,决定了人们对声音感受的好恶差不多,所以,才寻找出共同的美好声音。”

我说到:“这点,不管是雕塑还是绘画,都没有音乐来得突出。反正,不管哪个民族流行的音乐,在我听来,都是好听的。但绘画,毕加索的东西,我就不太喜欢。”

“精辟,说得对啊,庄老师,你是个敏锐发现者。这个结论,倒可以用佛教中的一段理论加以说明。在《愣严经》中

“人生天然是个悲剧,毕竟生下来那天,就注定,最终的结局是死亡。那么,死亡如果无法避免,我们就得寻找另外的意义,给我们限制在现实中的无限灵魂寻找一个永生的家,这就是宗教了。宗教,用来解决生死问题,所以,是不灭的。当然,这种解决方式有没有道理,正确不正确,这不是我们讨论的。只是,它毕竟给出了一个答案,你信与不信全在你。但是,人们总是倾向于相信。人们相信那些有利于自己的事情,相信那些愿意相信的东西。这宗教提供的,毕竟有个不死的灵魂,所以,大家愿意相信它。”

这些道理我们都懂,但我知道,万老师所说宗教的内容,只是他的引子,他肯定还要引出许多其它的关于音乐的判断来。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一般是不会跑题的。

“我们知道,逻辑推理与科学思维,借助于符号和语言,这些都是从自然界中抽象出来的。这种抽象思维,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的发展,显示出统治力。但我们不要忘记了,直观感受拥有更基础的作用,更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我们人类的判断能力,是通过直观感受得来的。”

虽然有哲学的影子,谈抽象与具象,谈推理与感受。但是,我估计,他下一步的重点,是讲感受了。

“小胡在介绍心理学时,讲到潜意识对梦的统治作用。潜意识,某种程度上,有反抗白天清醒时理智、或者说抽象理性的作用。潜意识,更有具象感受的特点,并且以某种情绪特征,在梦里表达出来。这种与抽象相对抗的巨大力量,伴随我们终身。它所反映的是感受和直观的力量,并以情绪表达。这两个因素的组合,就是感情。”

,佛祖讨论六根的功德时,就说耳根的功德是最圆满的,超过了眼根。他当时解释,无论从哪里发出的声音,耳朵都听得到。而眼光,只能看四面中的三面,看不到身后的东西。所以,佛教中耳根比眼根圆满。”

还有这种推理方法?我回忆了一下,原文好像还真是这样说的。

“所以,在佛教中,关于声音的法门,数不胜数。不但观音菩萨的法门,被所有宗派的信徒崇拜。包括持咒的密宗,念佛的净土宗,以及读经的,唱梵音的,无一不是声音法门的体现。”

小胡补充到:“这倒是,声音法门按种类来说,在佛教中占有最大的比例。”

“不光是佛教,任何一个流传久远的宗教,无不用声音显示教法。我们听到最古老的经典西方音乐《欢乐颂》就是宗教音乐,天主教与基督教,对音乐与声音的重视,非同一般。他们有教堂的钟声,我们有寺院的钟鼓。就连伊斯兰教,大量的经文是唱出来的,歌曲的旋律与节奏,也美不胜收。”

他给感情加了个定义,并且是从源头上加以论证的,远远超过直接的文字定义的内容,一下就被我们听懂了。这也许,就是他所说的简单吧。

直观感受所影响到的情绪,就产生了感情。用到我们人身上,就如同佛教所说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应产生六种识:色声香味触法。而与理智与抽象有关的,只有意,只有法。前面五种,都与身体的直观感受有关。

“我们的情绪大多因为身体的直观感受而来。人类进化过程中,对所有感受进行了自然的沉淀,适合的、安全的、友好的感受,我们对它产生美好的情绪,人类就形成了自己的感情特征。”

一步步论证,有点佛与阿难辩论的色彩了。

“前面说到宗教,现在我们结合佛教来谈。佛教中六根的前五根,是人体的感受器官,当外界的刺激被我们这五种器官感受后,因为身体的适应性与人生的安全性等方面,或者说简单的生理需要方面,产生情绪并因为人体特点而固定下来,感情就产生了共鸣的基础。因为大部分人的感受与情绪反应差不多,所以,大部分人的感情是可以共鸣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