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四百七十七章 易出的岔子

第四百七十七章 易出的岔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总之静坐到了气机上行达到脑部的时候,至少已经有了一段效果,极需要“沉心守静”,等待气机下降到喉管、胸部(膻中)、胃脘、小腹,经过肾脏部分而到达生殖器官的顶巅。这一路下来,便是道家和“内经”医理学所谓的“任脉”线路。

听到这里,我笑了。原来所谓道家的佛家的,在生理学上,与医家的差不多。朱老先生教我的周天循环法,不也是这个线路吗?

最后,气机到达前脑,则整个炼气化神的工作,才算是告一段落。

但是,这些都不是究竟。如果执着它,你就会入魔。在打七时,你就牢记话头,佛魔全斩,只抱着一个话头不松手,对它有信心,所有的境界都会烟消云散。

那个修净土宗的居士问到:“如果是仿佛的,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其实,这就是证明心力的本身,它的确具有灵验的感应功能,而这些反应只不过是一种小小证验的现象,并非是真正的“耳通”,而且对大事也绝不灵验,如果妄信为真,必成魔境。

但到此必须注意,有许多学习静坐的人,在静坐的过程中,气机发生了变化时,心念的注意力往往会被感觉的境界牵制,尤其到达脑部的时候,对感觉的注意力更为强烈,因此而促使小腹收紧、横隔膜上缩,甚至,连带而有胃口不开,食欲不振、大便不畅,或大便秘结等暂时的现象。如果偶然用些消炎剂或通便药等,也有帮助,但无论是中药成西药,最好要有医学的知识和经验,学习静坐的人,倘使没有真正实验到家的过来人的指导,应该多多参照医理,大致也可以帮助你不会出太大的毛病。

然后,按顺序,气机就到达间脑了。

如果气机的冲力,过了前脑顺向鼻根下流的一关,能够随顺心力的导引而倒吸下降,它便旋转到大脑与小脑的中间,而上冲到头顶部分。然后神思大定,身形端直,一般注重道家修炼丹法或内功者,便认为是督脉完全打通的现象。

其实,并不尽然,切勿错认:这只是气机循督脉的变化,初步打开中枢神经,进而刺激间脑的作用,促使内分泌(荷尔蒙)均衡分布的最好象征而已。但往往有些人,到此而发生头顶刺痛等暂时的现象,或者会有头顶胀满,犹如有物压顶,或铁箍箍顶的紧箍现象。这都因为脑神经的气脉没有完全打通,或者因为被感觉过度牵引所造成。

“一心念佛,一念万年,万年一念。”

如果能够放空注意力,犹如舍去头脑而听任其自然,渐渐就会感觉头顶中心发生一股清凉如水、异常舒适而下沁心脾的感觉。这种现象,在佛家修习禅定和修习止观法门来讲,即是轻安的前奏现象。到此阶段,容光焕发,精神饱满则只是附带的必然现象而已。

此外,在气机真正通过头脑部分,在头脑的内部,必定会有轻微的壁劈拍拍之声,这是气机将通未通之间,脑神经所引起的内在反应,这种声音也等于一个人用双手抱住两耳,可以听到自己心脏与血液流通的声响一样,不足为奇。这是脑波震动的声音,现在西方神秘学的研究,叫做阿尔发脑波便是这种声音的作用。

不过有时候,因为执著注意力或上焦有潜在病症时,往往会使头脑发生轻微的振动,好像得了头风病一样的现象。如果不懂得对治的方法,不能放松感觉的注意力,便很讨厌地成为惯性的病态。倘使知道清心宁静、凝神专一的心地法门,便自然而然会进入如上所说“轻安”的定境了

静坐的过程中生理上所起气机的感受,如果已经达到如前所说:确已有过腰部、肩背、后脑、头顶、眉间等逐步的反应,从一般观念来说,便认为是已经打通督脉的现象。其实,这只是初步的生理反应而已,并非是真正的打通督脉。督脉真正打通,有种种征候,也有种种诚乎中而形乎外的特殊象征,并且随时与任脉(自律神经)有互相呼应的作用。若是只有一般生理上的反应感觉,还是微不足道的事。

当气机经过这些逐步反应以后,它还盘旋在脑部的时候,最大的关键,就是头脑部分,经常有胀痛难受的感觉,或有沉重昏睡的情况。甚至影响眼神经、耳膜、牙龈、鼻腔等处,发生类似病痛的现象。或者有头重足轻、脾气急躁,容易光火,以及精神亢奋,大便秘结,不易入睡的反应,即便睡眠时也是夜梦不宁。这样说来,静坐和通过督脉的情形,比起一般不学静坐的人,反有更多不良后果,那又何必学习静坐呢?这可不必为此骇怕,以上所说的,只是笼统的经验谈,是凭亲自经历过的求证经验,和许多习静者所发生“个案”实例的总论,只是说当此过程中,全有这些现象发生的可能。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