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是没问题

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是没问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佛教的经典里,对神通总是语焉不详。它不否定神通的存在,比如大迦什的故事。历代高僧传中,也写了许多神通的故事。但是,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仔细点。

一个问题是,这些历史人物的神通,难道真的存在过?我们在中国历史的研究中,总是喜欢相信书籍的记载。因为我们古代的文字,现在也读得懂,这是我们的宝库,有这个便利条件。但仅靠文字就说有这个事,那就是玩笑了。

比如《山海经》,虽然是传说,但也有半官方的性质,那它里面写的东西,就真的存在过?考古学和化石研究中,没有找到证据,是无法断定的。

比如我们历代被大写特写的三皇五帝,真的就如历史上写的那样吗?证据呢?历史遗留呢?当然我们没有证据,无法证明它的不存在,但也无法证明它真的就存在过啊?

经典也一样,都是三千年以前的东西,那就真的发生过吗?中国古代,爱说龙的故事,但龙这种东西,连孔子都没见过,谁敢这么肯定呢?

我一直以为思维是分层次的。最低的,是线性思想。一无一次方程,非此及彼的思维方式。如同我们小时候看电影,一个人物出来,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判断,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如果是好人,一切行为都好。如果是坏人,总是干坏事。这总简单的思维,肯定是不符合现实的。

在现实中,人是一个复杂的混沌体存在,存在于一个更加复杂混沌的世界里。这里面,是非判断很少,数量判断很多。于是,更进一步的思维是逻辑思维,或者说是辩证思维。这是哲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最擅长的事。这种思维把一个人的行为,向好坏两方面看,都作分析,然后找出重点,或者说矛盾的主要方面。

这种思维,在中国今天的人中,或者说经受过义务教育的人中,占有大多数。但是,这种思维的方式,还是比较粗糙的。因为重点论和两点论,总在打架。无法精确分析一个事的趋势。

最好的思维,在目前是数学思维,这是定量的思维,包括新发展的拓朴思维、混沌思维、全息思维,包括原来就成熟的概率、极限和数论。这些思维方式,可以模拟世界的大致模样,可以解决现实的问题。人类的科学发展,正是这种思维方式发展的结果。

而我与万师兄,数学思维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比较笨。但学文科的人总有这个错觉,因为比较能够嘴炮,总觉得自己比较聪明。而真正聪明的,华尔街最聪明,他们总在找那些学理论数学和流体力学以及高能物理的毕业生,因为,他们才是最聪明的人。

神通是否存在,光靠描写古人神迹的文字,是无法说服人的。另一个疑问在于,神通这东西,好像仅从文字上,也不是佛家的专利。

许多宗教都有神通的故事。中国道教里,都有八仙的故事,那不是神通吗?先不说它是不是真的存在。假如它是真的存在,我为什么非要学佛呢?学道不是很好吗?

在西藏密教中,对白教祖师密勒日巴,也有早期神通的记载。他早期,为了给父母报仇,找到西藏原始的宗教苯教的法师,学了好多神通。比如大白天,可以召唤冰雹,打毁一个村庄。但后来,他悟道过后,神通的描写,就显得不那么确定了。

他的记载中,有两次对神通的描述。一次是他的妹妹来雪山上看他时,他没穿衣服,据他自己解释,那是因为有拙火定,根本不冷,这算是一种神通吧。另一次是对他的弟子惹琼巴,说他可以钻到牛角尖上,找不到他。这种神通的示现,就比较玄幻,不太好理解。

由此联想,我想到了第二个大问题。那就是神通问题。所谓神通,从大概念来说,是改变世界的能力问题。如果没有增强这种能力,那么学佛,只不过是个心理安慰。

灵魂或者心灵与现实总是不能绝对匹配的,这种矛盾所产生的问题,就成了心理或者宗教所解决的课题。如果只解决心理问题,去找心理医生,或者改变环境就可以了。何必,非要花一生的时间,来学习宗教呢?

改变世界的能力,老马说那是生产力。当然不只是这么狭隘,因为很多能力,并不用来生产或者生活。有的只是好奇心而已,心理驱动的结果,产生某些美感而已。

但是,如果不对现实有所贡献和改变,这种宗教和思想,是没有多少意义的。毕竟,你可以说万法皆空,闲着眼睛说这个世界不存在。或者说,这个世界与我没关系。但眼睛总有睁

开的一天,这个世界总是无法离开,除了你死亡。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