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四百七十二章 现场解疑惑

第四百七十二章 现场解疑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没有入手处。但是,那们不倒单却沉稳地坐着,表示了恭敬和感谢,说明,这个答案对他是有用的。也许,最高深的修为,只是为了解决最基本的问题吧。

此时,又有和尚提问了,这几个和尚,是修习过密法的,这是钱师兄给我说的。他们提的几个问题,大多与密教有关。当然,让一个汉地佛教大师,来回答密教的问题,是不是有点故意的,这我就不知道了。

谁知道,法露师好像对密教也有相当的了解,毫不费力地回答了他们的几个问题。有人问:“什么是密法?”

法露师说:“打开秘密宝藏叫密法,是以三密加持来修法的。三密加持即以本尊的力量加持学人的身、口、意。身体不动,手结印,腿跏趺而坐,是身密;口持咒不停,是口密;意不想,不思,静静听自己的持咒声音,是意密。能以无相密法打开秘密宝藏,见得本性,是真正的密宗。”

这不光包含的密法修持方法和原则,而且也把目标说出来了。从修持的方法来说,归根结底,都要走向修心的道路,修身只不过是修心的基础。从目标来说,见得本性,是显密共同的目标。所以,没出佛法和经典的范围。

我们平时生活在“有”的观念中,初入佛门,对“无”的体会,很难入手。下面有三个问题,都是居士提的。有问:“什么是无住用心?”;有问:“什么叫无漏?”;还有问:“什么是无生法忍?”

法露师并不一问一答,他估计到居士们会有这种问题,等这三人问完了,他还看了看大家,看到大家没有与此有关的心的问题后,他才一并说出答案。

“无住用心,不是叫你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当个懒汉。佛法不是消极厌世的,而是积极入世的,佛子故应身先大众干一切繁忙的工作,不可逃避现实,在工作时须应缘而作,心中不可存丝毫功德相。脑筋里没有一点东西,空空荡荡地就像没有做过一样才是无住用心。”

“无漏是相当高的境界,是修行的重要目的。只有到无漏,才能够无修。修行是从有漏修到无漏。无漏是把你的一切妄想执著与一切功德相都漏光了,到了无善,无恶,无喜,无烦恼可漏了,这时就是无漏。有一点喜乐与烦恼在,还是有漏。你现在有妄心、妄想、妄念,赶快放下,不跟它走,把它都消光,没有东西再漏了叫无漏。所以应一切放下,一切不要执著。证到无漏时,十方圆明,道通具足,成就无畏妙德。”

“真智安住于实相理体而不动,叫无生法忍。我们的佛性根本是不生不灭的。没有生哪有死?忍是安住不动,就是定力。最苦的,他也不觉苦了,在牛胎马腹也不苦,这就是自性大忍的力量,就是法身不生不灭。事相都是假的,不接纳它就没有苦,你接受它就有苦。忍苦者无苦可忍也就是无心可动。无生法忍要有力量才能证到。在六道尽管走,也是无生,不是坐在界外净土是无生。我们现在说,一念断处,能起了了分明的大功用是我们的佛性。你认可它,一点不疑惑,不动摇,叫无生法。更进一步,这无生法也不可得。才叫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是行人证到本性,更无生灭的自然状态,此时也就成道了。”

另一个人的问题,就显得更为专业了。如果不是相当的了解,根本无法回答。这是不是在考大师呢?他问到:“密宗为什么一定要灌顶?”

法露师的回答依然显示出他平静的状态,说话的语速平稳,声音清晰:“灌顶是个仪式。灌顶可以给你种下消业障、开梵穴和菩提的种子。灌顶后修法,可以得到加持。所以灌顶后往往会拉肚子或呕吐,这是灌顶的力量。密宗要灌顶后才能修法。”

又有一个人问:“什么是现量?”

集中回答了几位居士的问题后,接下来,和尚们就开始提一些更专业的问题了。有人问:“什么叫微细流注?”

法露师说:“指微细的妄念,就是法相宗五遍行心所的“意”,如水一样不停地流。平时人都不能见,因为它流得快。须入金刚喻定才能见它流动。”

此时,那位修不倒单的人提问了。他一提问,我就很好奇,这样一个苦修的人,该有什么高深的问题没有解决呢?结果,他只问了一个在别人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什么是见、定,行?”

而法露师的回答就相当简洁,几乎全用的经典的语言:“见是见性,空悲不二;不著相就是大定,空明无依;行是指度生的行为而不著度生相,自性圆照,六度齐施。”

这个回答,要在我听来,根本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