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四百六十八章 破相论得心

第四百六十八章 破相论得心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要知道,所修戒行,不离于心。若自心清净,那么一切佛土全都清净。

所以佛经记载:心污垢,那么众生污垢。心清净,那么众生清净;想得佛土,当清净其心。随着心清净,那么佛土清净。三聚净戒,自然成就证道。

提问:如佛经记载,六波罗蜜也叫六度,指的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今日说,六根清净就叫波罗蜜,这怎么理解呢?还有,六度是什么意思呢?

回答:要修行六度,当清净六根。首先,要降伏六贼;能舍弃眼贼,离开一切境相,名叫布施;能禁止耳贼,不放逸在那些声音中,名叫持戒;能降伏鼻贼,对于各种香臭气味,自在调柔,名叫忍辱;能制止口贼,不贪恋各种味道,转而赞叹歌咏,讲说(佛法),名叫精进;能控制身贼,对于一切触觉的欲望,湛然不动,名叫禅定;能调顺意贼,不顺从无明的思想,常修通向觉悟的智慧,名叫智慧。

六度,就是运载的意思。六波罗蜜,就好像是船,能运载众生到达彼岸,所以叫六度。

提问:如佛经记载;三聚净戒,就是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今日,只说制伏三毒心,岂不是在文字道理上有偏差吗?

回答:佛所说的,是

真实语。菩萨摩诃萨,在过去修行时,为了対治三毒,发三誓愿。

対治贪欲的毒,誓断一切恶,所以常持戒。

対治嗔恨的毒,誓修一切善,所以常修行定力;

提问:佛经记载,释迦佛示现是菩萨时,曾饮用三斗六升的乳糜,然后才成就了佛道。是因为先饮了乳,然后证得佛果。岂是只通过观心,就能得解脱?

回答:是这样成佛的,所言不虚;是因为喝了乳,然后成佛。饮用的乳水,有二种。

佛饮用的,不是世间不干净的乳,而是清净法乳。

三斗,就是三聚净戒。六升,就是六波罗蜜。

成佛道时,因为饮用这清净法乳,方才证得佛果。若说如来饮用世间不清净——掺杂起来——带有腥味的牛乳,岂不是诽谤、误导吗?真如,就是金刚不坏、无漏法身,永离世间一切苦。难道必须饮用这不清净的乳,去充饥渴吗?

対治愚痴的毒,誓度一切众生,所以常修智慧。

因为通过受持戒、定、慧等三种净法,所以能超那三毒,成就佛道。

消灭一切恶,就叫断。

通过受持三聚净戒,一切善具足,就叫修。

通过断恶修善,万行成就,自己、他人都获得利益,普济群生,所以叫解脱。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