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四百二十五章 生与死界限

第四百二十五章 生与死界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果然不出我的猜想,她既想找一个如同军人那样帅的,又像电视里温柔白净的小男生,这个逻辑本身就有点矛盾。因为,真心懂女人的,会讨好女生,但阳刚之气,往往缺乏。

她说到:找了好久,换了许多男朋友,总是二者不可兼得。最后找到一个,又温柔又帅气,自己年龄也大了,就匆忙结婚。谁知结婚没多久,两人就闹起了矛盾。

因为他不仅自己仅仅愿意当一个小男人,而且还看不惯我作为女汉子的性格。最终以分手结局。现在,她单身,自己开个咖啡店,经营得不温不火,但日子还过得去。

她总结到:我想追求火热的爱情,最终,得到了完全相反的单身和平静。最奇怪的是,我居然还比较适应这种平静,觉得这种平静,会度过我和余生。而今天,她的父亲,在部队退休后,反而变得非常温柔了。

还有好多人,所说的大概都是一个意思。你想追求的东西,往往得不到。不想追求的成果,往往成为现实。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我们追求的目标,都早已偏离了自己当年的初心。

这说明了人类思维的伟大,可以超越现实世界,来预测看不到的东西。

如果写《中阴闻教得度》的人,仅凭思维的能力,就可以探知生死的边沿,得到结论,我们也不能因为自己不能实证,就去随便否定它。

面对这一群读过一些书,了解一些历史掌故的人,如何给他们一个新知识概念呢?仅用庄子的梦来比喻?用相对论来举例?都不合适。

但从愿望与结果来说,恐怕会得到更多的共鸣吧。

问题导向,会引起讨论或者争论,但它是激发思维的一种好办法。我问到:诸位网友,你们回想一下,年轻时,对自己未来的设计,今天得到了什么?没得到什么?

人的追求和欲望,总是随着处境和现实而调整。连自己要什么都如此不稳定,哪里还敢渴望永恒?

结果就有了许多乱七八糟的回答。有人说,他年轻时,就想努力读书,后来当个老师。结果老师没当成,当了一个小官员,当了官员后,想有一番作为,结果作为谈不上,光荣退休。与他同学的,原来想当官员的,结果后来当了老师。

还有的说,他就一直暗恋一个女生,想与她结婚。结果还真结了婚,结了婚过后,发现自己老婆与原来想象中的不一样,但目前,至少算是夫妻和睦,但那种爱情,倒没什么激动的成分了。

最有意思的,是一位女性,按她的网名和发言判断,她是一个80后,开着一家咖啡馆。她说,我原来成长于一个部队大院,帅哥看多了,所以就幻想,今后的丈夫,应该像军队战士那样的帅哥,但我不太喜欢军人,因为我父亲是军人,对我母亲比较粗暴,是个直男。

其实,我是理解她所说的心情的,因为部队大院的年轻军人,在最好的年华展示出阳刚的一面,确实很迷人。所谓帅,与军人的职业素养有关。许多脱了军装的军人,大部分就不帅了。

而且军队因其职业的特殊性,过于阳刚,显得直男,这是普遍现象。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