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三百九十一章 源头在哪里

第三百九十一章 源头在哪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弘学皈依正果法师后,有机缘得到法尊法师的教诲。法尊法师是精通汉藏两大语系佛教的大量,见地上是持格鲁教派的应成中观见,与密悟格西是西藏同学,这对弘学跟随密悟格西所学佛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很有助益。

正果法师虽然尊崇法尊法师四十年如一日,对法尊法师的著作,写了几十万字的讲义。但正果法师主持中国佛教协会的工作,太过繁忙,没能从法尊法师修持密法。

但弘学则不然,在修持有他有殊胜的因缘,于噶举、觉囊、格鲁等藏密教派和东密都有着法脉的传承。从客观上讲,弘学“遍学佛法八宗,行在藏传密教”。

以上是这位高僧,惟贤法师对序言中对弘学的评价。

他还有另一篇序言中说到,弘学曾三次谒见贡嘎活佛,蒙受授金刚三昧耶戒,获童七灌顶、宝瓶灌顶、秘密灌顶、智慧灌顶及名词灌顶,并赐名索南泽仁。

当然,弘学居士还担任过许多大学的客座教授,那么,听过他课的人,肯定很多,在网上,就留下了介绍和痕迹。

网上,看到《唯识学概论》,有一名高僧为此作的序言中,专门但要了弘学。说他原名叫李英武,重庆人。外祖母和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而他本人也是汉藏教理院的学生。而这位高僧与弘学的师傅正果法师,同是这个学校的同班同学。

所以,他的学问是有严格来源的。所谓师高弟子强。1993年,弘学就写出了《佛学概论》这样的书,也是这位高僧作的序。次年,双奉赵朴初会长之命,写了《藏传佛教》一书,受到学术界和宗教界的重视。

看到这里,我有些感叹。作为德高望重的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可是中国近代的传奇人物,是佛教界的领袖和旗帜。他的一生,几乎与中国近代史一样充满着波折与起伏,如同经历过数次死亡和新生。他的大名,无数中国人都知道,即使我在北京时,他已经故去了,但他的故事,仍然被人们奉为传奇。

他是中国近代有名的学问家、宗教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也是一名优秀的诗人和书法家。如果我穷其一生,在其中任何一个学术领域,能够达到他程度的三分之一,就足以称得上奇迹了。

不透露了一个秘密,弘学在四川双流古镇隐忧,住茅屋过农禅生活,并自撰一联:“读书人家地位低,佛门弟子品行高。”有一位著名学者王尧教授评价他说:“能把高深的佛学,做到一般的人能看懂,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在网上看完这两篇序言,从佛家内部的出家人,从高僧的嘴里,看到如此评价和介绍,我明白了。这是一个聪明智慧的读书人,用一生的求学求法的实践,得来对佛教的理解,再以我们普通人看得懂的方式写出来,我今天才有幸得到这么好的教益。

至于,这位高僧所举的什么应成派中观,什么活佛,什么灌顶,我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但我明白,弘学是名居士,但在宗教界的师承渊源,并且自己学识和修行厉害。他是众多大师的弟子,大师们愿意教他,就说明他不简单。他的著作能够得到这么多权威的认可和赞赏,说明这书很有价值。

当然,我看到,他是结婚的,他是正常在家人世,并不是出家人。他的夫人,居然还是藏传佛教的大师介绍的。我想起,中国佛教协会的老会长,著名的赵朴初先生,也是居士。

这就理解了,这本书上佛祖所说四众弟子。佛祖在世时,有出家的比丘、比丘尼,也有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

这样一个人物,居然要求弘学来写一部《藏传佛教》,说明弘学的学术造诣和佛教理论水平,是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权威认证的。

当然,这位高僧在序言中也这样评价到:“弘学在弘扬佛教文化和佛学研究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海内外学术界和佛教界有广泛的影响,受到尊崇”。

受到尊崇,广泛影响,这话从一个高僧嘴里说出来,是不容易的。这位高僧在介绍弘学时,讲了他的老师和他的求学经历。

弘学受过严格的佛学教育,受到过很多大量的熏陶。他是学藏学的,佛学基础启蒙于梁在农(智慧法师)教授。梁在农早年执教于龟山书院,随王恩洋先生研究唯识学,后随能海法师入西藏,为哲蚌寺格西。弘学在西南民族学院学习藏文,梁在农就是他的老师,从而奠定了他的佛学基础。

后来,弘学又先后停止职权旺洛追扎巴、密悟格西。特别是密悟格西,弘学停止他学习格鲁派规定之功课,长达四年之久。弘学与夫人明圭居士就是经密悟格西介绍而结婚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