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二百九十九章 乱世的黄金

第二百九十九章 乱世的黄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但是,有的人,在外出借粮的路上,外出求生的途中,死于路旁,父母不知道去向,家人不知道死活,才叫惨。你要知道,当时有印象,本村一个人死了,枯瘦如柴,但抬他安葬进,需要八个人才抬得动,因为,活着的人,也没什么力气了。”

“那时不乱,不叫乱世。但那才叫悲惨,没有希望、没有出路,连乱的力气都没有了。过去穷了可以打土豪,那时,连土豪都没有了,谁都没有财产,你分谁去?所以,对我们这一辈人来说,比黄金更珍贵的,是粮食。”

他的语气非常沉重,我知道饥饿的含义,但没想到,会如此悲惨。我小时候没有真正尝过没东西吃的味道,只不过缺油水而已,只是梦想着,天下最好的东西,就是李二嫂的烧腊。

我及时打断了他的话,问到:“纯度高的金条和金砖,不是差不多吗,为什么有次序的差别呢?”

“乱世中,谁有这么多现金给你兑换?金条重量轻些,别人还拿得出钱来兑,金砖那么重,一般的小店子,接不动的。”

对,在乱世,还有人把黄金切成小颗粒来兑换的。乱世人人穷,地主家也没多少余粮啊。

“纯金过后,才是金首饰,再是金币,金银工艺品之类。为什么呢?以金首饰为例,它的价格中包含了加工费用和工艺溢价,这个东西在乱世是没有人愿意为这些虚东西付钱的,人们只关心纯度和重量。金币呢,大多含量并不高,并不值票面价格,这是最不靠谱的了。当然,它仍然有保值的能力。”

“在各类金制品中,工艺品是最水的。因为纯度很低,再加上工艺溢价,也许平时十万买的东西,在乱世以黄金价格卖,只能卖五万。由于体量大,鉴定复杂,很多小店子还不收这东西,这会造成变现困难。”

这方面,近几年,根据我接触的不少人中,有不同的看法。在中国历代思想中,有人把打家劫舍的梁山当成好汉,有人把劫富济贫的人当成英雄。那是乱世的伦理。其实,在治世,这些行为都是犯罪。我们经历乱世太久了,把不正常当成正常,才经常有分财产的冲动。

财富大规模的再分配,或者说硬分配,是动乱的标志和目的。我们只是希望,中国平安地走过这一段,专注于生产,不要再专注于分配,在发展基础雄厚的时候,再谈分配的事吧。

西方注重分配,不是他们有多高尚,而是他们整体财富达到了发达的水平。这里有一个矛盾,如果没有贫穷分化,这个社会是没有效率的。人人都差不多,我凭什么努力?如果贫富分化太严重,社会是要动乱的。你整天灯红酒绿,我整天饥寒交迫,我为什么不造反?

平衡,群体间大致协调,这是个大问题。而这个平衡一定是动态的,如果太平衡,社会会死寂。

我对这纸黄金还有点兴趣,问到:“这东西,不是跟货币差不多吗?”

说了这么多,关键点是乱世。

爸还讲了一个故事:“在我们温州,有一个老板发了财,第一件事是修房子。在我们传统的观念中,家庭始终是第一位的,在家庭事务中,房屋又是第一位。他在修建房屋时,悄悄地楼梯间里面修了一个粮仓,在房子峻工后的第一个秋天,他居然悄悄收购贮存了一万斤稻谷,你猜他是怎么想的?”

我不明白这种奇葩的想法,这是典型的农民思维嘛。

“对于他来说,粮食永远是第一位的,因为他饿过。”爸示意我将东西收入柜子,关掉保险柜,将密码复位。他给我说到:“我们这一代人,饥饿的记忆太深刻了,以至于,我们做恶梦,最可怕的场景,就是回到饥饿的那个年代。”

“那时我们是小孩子,整整三年啊,谁熬得过?许多人都熬死了,在你眼前,你路边。好多你熟悉的长辈、伙伴、亲戚,因为没有饭吃,躺在床上挨,树皮草根观音土都吃光了,只有靠睡觉来扛了。有的人,躺下就再也起不来了。这还算好的,毕竟是死在自己家中,死后有亲人管。”

“不对,它是以黄金价值动态计价的东西,论其变现程度,几乎与纸币差不多,但论其投资功能,有点类似于股票。但是,我认为,它是相当不靠谱的。”

“为什么?变现快捷方便,又有黄金计价的起伏,应该可以找到利润啊?”

“你想想,这种投资的长处在何处?黄金的长处,在于乱世中的作用。这是一张纸,世道乱了,哪个银行能够保证它能够完全兑现?纸币的长处,在于随时可用。但这东西,要用起来,先得到银行兑换,是不是挺麻烦?”

对的,黄金的长处,它没有。纸币的优点,它也欠缺。这种东西,大概是银行舍不得拿出真黄金,以凭证的形式,硬生生制造了一个投资工具,这个投资工具,产生的效益还不大。所以,它不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品,这个结论是有道理的。

“其实,投资黄金既然是作为乱世的保值手段,品种不同,效果也不一样。我给这一堆东西排了个序,首先最好的是纯金条,然后是金砖。”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