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一百九十五章 妍子的项目

第一百九十五章 妍子的项目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小姐姐平时也打坐的,她有个朋友信佛,说是鸡鸣寺有禅修班向社会开放,一期只有一周,要和陪她一起参加,我去不去呢?”

“鸡鸣寺,我听说过,在古代很有名的,好多文人的诗歌都写过它,是那个吗?”

“应该是那个,南京没第二个鸡鸣寺了,是个尼姑庵,全是女性。所以,你不能来。我想试试,万一有收获呢?”

“好的,你去吧,这段时间工厂有些事,我在温州忙一些。你那里面可以打电话吗?”

“应该可以,向社会开放嘛,人人都有手机,我们还是每联络吧。”

其实,只有宽容地让人员交流,才会有商品交流,才会有大市场的基础。好处都让你当地人占完了,别人来干什么?别人不来,你赚谁的钱?

从第三天起,开始出货验货,时间就比较紧张了。妍子倒是天天来电话,说她在南京玩了什么看了什么,南京她也去过几次,估计与闺蜜同在一起心情不同,所以显得兴奋,这其实我也感到高兴。

大约一周时间,货已收完,嫂子已安排好了运输和通关手续,也结清了尾款,我也没啥事了,决定开车回温州。嫂子在义乌小商品市场里也租了间办公室,她一个人外加一个就在义乌临时聘请的帮忙的人,就算是一个公司了。她如此精明强干,一般的事情,都没问题的。

回温州前,我给妍子打电话,问她还要玩好久,需不需要我开车去接她,她说不用,开车走这么远太辛苦,她说她在跟小姐姐起上一个瑜珈班,她试几天,看看效果。

等我回到温州,安排了自己工厂的事情时,已经过去两三天了。妍子打电话来:“哥,那个瑜珈班我只上了一天,就退了,没意思。”

她说的瑜珈,我知道。在佛教里面,也有一些关于瑜珈的说法,但在古代印度,瑜珈也是一种静坐方法,也是一种宗教,被佛教所扬弃。从文化理论来说,既然中国人儒释道都强调静坐功夫,那么古代印度有这个法的传承,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但传承到今天,在中国,这几乎与宗教无关了,几乎成了一种商业品牌,如同满大街的健身房,属于时尚的范畴了。我一直觉得,凡是与时尚挂钩的东西,就是浓重的商业气息,就一定与金钱有关,恐怕正宗的精神财富也被侵蚀了吧。况且,没有如佛教那样一代代严守戒律的宗教传承,谁知道它传下来的,是不是正宗的呢?按妍子的说法,它这种修炼方法,想象方法,像极了现代心理学的心理暗示,这就不太靠谱了。当然,也许有好东西在里面,但妍子试验的效果并不好,就说明不适合她,那她放弃,就是正确的。

至于她所说的鸡鸣寺,倒是大名鼎鼎。金陵是中国古代文人常去的地方。从明代以来,中国分南北两个贡院,几乎所以南方才子,都到过金陵。这里还有一个历史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遇到的一个现实问题。在明代,最初定都在南京,后来朱棣改为北京。科举是全国的科举,应该是一套标准量到底。但明代,其实从宋代开始,南方的经济就比北方发达了,那么,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南方的文化也比北方发达得多。事实也是一样,有一年,中进士的人中,几乎全是南方人,北方人没有一个。这种文化上的南北差距,就成了一个政治问题。

朝廷是全国的朝廷,当官的不可能不要北方人。怎么办呢?就分两个考区,南方考区就是南方举子考试,取一定名额的进士;北方考区也留下一定名额,就在北方举子中选进士,以此来平衡中国南北官员数量上的差距。这个制度其实在今天也有遗留。比如,高考,不是全国统一卷,也不是全国统一按分数高低简单录取。如果这样,那些教育落后的省份,录取率就会非常低了,以至于在高考这个最重要的进步阶梯中,被边缘化。所以,都是大学给每个省一定名额,在本省内按分数高低来录取。这样来平衡各地的教育差距。

从上面情况看,当时南方几乎集中了全国大部分有才华的读书人,他们来到南京,四处游历,寺庙是他们参观题咏的好地方,鸡鸣寺,也成为文人们歌颂的重要内容了。

梳理文学作品就知道,千年来,鸡鸣寺一直是南京重要的寺庙,说明其宗教的传承。

“怎么呢?不好玩吗?”

“也是拉伸肌肉之类,然后是静坐。人还没安静下来,就叫我们想象什么海浪鸟叫的,反而心还乱了,怎么回事?”

“这是让身体放松的方法,但也许你那个瑜珈不太正宗,只晓得心理暗示,不懂得禅坐原理,不学也罢。反正,我觉得,凡是很多人趋之若鹜的东西,商业化就太严重,就不很纯粹。那你是准备回来了?”

“还有一个项目,如果我参加,你有没有意见?”

“说来听听。”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