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灵山 > 138回、取财天下须有道,遍传人间煮茗香

138回、取财天下须有道,遍传人间煮茗香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张果:“少爷你如果这么说,那可让天下纨绔汗颜了,少爷要做的事,不必在此吧?”

梅振衣笑了:“其实我想经营产业,因此要清点一下手中有多少资源可用,发现潜力还是挺大的。只举一个例子吧,那何家四口人,何木生帮梅家管养贤乡的田庄是你的安排,但他儿子何火根身强力壮,也只是在地里帮帮忙,闲暇很多却没有别的营生,而他老婆何仙姑无非在家中装神弄鬼赚几个闲钱。”

张果:“乡下人过日子,自古如此,图个风调雨顺就不错了。”

梅振衣点头道:“所以可以帮他们想想办法呀,也是在帮我自己。我去洛阳这一路考察,发现我梅家还是可以开发产业经营的,至少茶、酒两项,就足以获利。”

张果提醒道:“梅家九山所产的茶,除了自用之外,都供奉到京师南鲁公府了,我家产地茶饼不多,也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地。”这里需要介绍一下唐代流行的制茶、饮茶之法,非常之繁复——

丹霞三子送他三十二味灵药,他初步炼制,再炼化入拜神鞭,总共失败了四次。在别人看来成功率已经很高了,但想炼制九转紫金丹地话,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世间没有那么多灵药让他反复尝试。

原先他并没有报太大的希望,只是当作一种锻炼而已。但自从清风答应帮他找齐药材之后,梅振衣立刻谨慎对待了。不仅是温玉髓啊,他希望清风给他地每一味灵药,自己炼化的时候都不要失手。所以反而没有着急去炼制,而是回头打好根基。

假如丹霞三子听说梅振衣会这么干——用十万余支吉祥软草茎,炼制仅仅是打坐用的蒲团,用的却是与炼药相通的炼器之法,也会大吃一惊地!聪明人往往凭着悟性好,不愿意下苦功,而梅振衣深知这一点,特意给自己找点苦头吃。

梅振衣一开始编制。提溜转地草茎可就供不上了,忙着满山遍野的团团转,再也没闲功夫去当包打听了。

提溜转忙坏了,梅家真正地总管张果也没闲着,一边还要管着芜州府的事情,少爷又让他整理统计梅家在芜州所有的佃户、田庄、各家的人丁、各处的出产等名细。还好程玄鹄曾经整理过一遍,做地很详细,否则张果一时之间还真拿不出符合少爷要求的东西。

茶叶地采摘多在谷雨前后,须晴日,以茶树上端挺拔的嫩叶为佳。那时人工种植的茶园不多未成气候,也无专业采茶工人,制茶者往往是自己背着茶笼上山采茶,十分不容易。

采回鲜叶先蒸熟。再捣烂成茶泥倒入茶模,还需要经过拍击压实,使其结构紧密坚实不留缝隙,等茶泥完全凝固,取出来就制成了初步的茶饼。

茶饼制成之后,还要用焙炉以文火焙干,以防止发霉腐败易于保存。焙干的茶饼中间有孔,用线贯穿成串。以便贮蓄或携带。仅仅是制茶,就有这么多复杂地工序。

梅家在芜州的下人有两千户。男女老少加起来近万人!这些人中大约有三分之一是他家中的奴仆。做各种梅家安排地差事,按月有例钱。另外三分之二是田庄中的佃户。种梅家的地交租,或者每年给梅家干两个月的活抵租,并无绝对人身依附关系。

张果拿来这些帐册的时候,很奇怪的问:“少爷,你怎么管起这些俗务了?如果让你来管,我不就没事干了,也不是该大少爷操心的。”

梅振衣一边看帐册一边道:“张老,你也知道我就要娶亲了,不能只成家不立业啊。”

张果笑道:“这份家业将来就是你的。”

梅振衣:“我自幼以来,就是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地大少爷,除了拜师修行之外,经营家业没有操过半点心,坐享他人劳作之力,现在我自己也得做点事情。”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