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到北宋当明君 > 第八百九十章 此乃乱政,臣不奉诏

第八百九十章 此乃乱政,臣不奉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赵桓想明白之后,也是一身的冷汗。

为什么资本主义在中原王朝没有生存根基,在资本主义萌芽的时候,就会从上到下被掐死?

没有军队保护的资本,就是一堆堆的钱组成的肥羊,压根无法进化到战争金融资本的地步,进行自保。

所以只有萌芽,没有成长,更别说开花和结果。

为什么赵桓闲的没事干,提出这种杀鸡取卵的政策?

他们不是不同意所谓的成立公司,这对宋人来说,也不是一个很难理解的事。对于设立股局,扑买股票来筹措资金资金,他们也不是不愿意尝试。

毕竟当初大宋能把诸如码头、邸店的各种商税都扑买出去,对于商贸行为上,他们有更强的承受能力。

但是他们不接受以河间军、山海军为基,而且是坚决反对。

扩军,大宋的文臣们也就捏着鼻子认了,毕竟大宋皇帝喜欢武夫,而且是那种不加掩饰的喜欢,他们改变不了皇帝的喜好。甚至建立大宋远洋军,对大宋朝臣来说,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但是这支军队的粮草供应以及归属权,必然是大宋所有!这一点绝对不容许改变。

其实和之前塘口遇到的瓶颈相同,大宋印钱的速度,已经赶不上大宋发展的地步,导致大宋朝出现了钱荒。

在中原王朝的字典里,军队保护自己的商船是天经地义,而且军队不能掺杂其他的性质。

李纲甚至都将永兴军路控制的陇右都护府的盐田说事,眼下永兴军路的为何到难以收拾的局面?

陇右都护府的盐田每月可出产几十万贯的山盐,这些山盐和西夏境内的青白盐贸易,就是永兴军路的底气之一,若是官家出面鼓励军队参与所谓的公司,就是将大宋军队推向藩镇。

这对大宋文臣来说,就是底线,这也是大宋朝立国的根基之一。用李纲的话说,就是:【军屯营造,此乃乱政,臣不奉诏。】

这一点上,和后世某位大贤说军队不得经商,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