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到北宋当明君 > 第八百八十一章 雩舞祈雨

第八百八十一章 雩舞祈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曹娴这个角度一分析,赵桓觉得还是有那么几分道理。

倭国、高丽、占城可是有不少人都因为大疫,从塘口和津口来到了大宋,其中不乏一些人才。

心念大宋,这句话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动了赵桓。这些人就是以后拿下西夏的时候,稳定西夏的中坚力量!

李仁孝,当然现在叫赵仁孝作为西夏三百余年,唯一能拿的出手的西夏王,他这位母亲,绝对是其最大的帮手。

“朕明日常朝的时候,再和朝臣们商议一下,看能不能发一张招贤榜,赵英你把这件事记下。”赵桓没有把话说满,他有自己的局限性,他要拿出去跟朝臣们商议。

赵桓略皱着眉,品了品曹娴这些话,敲着桌子没有言语。

大宋的朝臣和曹娴的称呼很有趣,他们对西夏的称呼是西朝,而并非赵桓口中的西夏。

这是一种意识形态的问题,从始至终,大宋朝臣和曹娴都不认为西夏的自立为王具有合法性。虽然赵桓这个后来者,知道西夏实质上已经自立为王。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西朝之事。”赵桓顺其自然的改口,自古以来,固有领土都是高举法理大棒,出师有名的好理由,他没有理由拒绝。

其实之前大宋朝对西夏的称呼都比较混乱,直到最近几次廷议,说道西夏之事,朝臣们的口径才统一下来,左右御史的文书上,也正式定名为西朝。

曹娴冷不丁的说道:“陛下,臣妾请旨雩舞祈雨。”

“不可!”赵桓断然拒绝了曹娴的要求!开什么玩笑,再不济曹娴也是大宋朝的贤妃,哪里有雩舞祈雨的说法!

看来是李纲在私下里叮嘱了朝臣们,对西夏动手已经成为定局,这种提前找理由的行径,赵桓非常赞同李纲这种统战的做法,意识形态建设,李纲抓的很紧。

“请陛下恩准西朝部分百姓入箫关、磴口入大宋为宋民。”曹娴再次俯下腰身说道。

“朕没有粮食去养他们。”赵桓解释了一句,他还是不同意。

曹娴赶忙说道:“陛下,西朝百姓很多人有粮,这也是壮我大宋的好机会,蝗灾未起之时,能够意识到蝗灾已成定局社会动荡,必然是有识之士,也是心念大宋之人,此时他们随宋民入关,又自带口粮,在大宋谋生,自可壮我大宋江山社稷。等到蝗灾起,关闭关隘便是。”

“若那日大宋天兵占据西朝全境,这些人还可以返回关外,稳定西朝局势。”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