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到北宋当明君 > 第六百一十二章 生活不止有诗和远方

第六百一十二章 生活不止有诗和远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铆钉也是有的,但是都是铆在里面,外面看不到罢了。这都是些小技巧,哪怕锈了,也能用上几十年,再更换。不过因为铁器会生锈,我们很少会用钉子。”罗礼脸上带着一丝骄傲的说道。

赵桓其实很想问问,没有钉子,会不会松动?这玩意要是撞了……

【历史事件提醒:朱棣兴建燕京宫城的时候,因为金丝楠木已经没有了粗料可以做柱子,只好用榫卯将木材拼接,刷上一层麻和灰,然后抹了红漆,沥粉贴金就和正经的金丝楠木没有任何的区别了。】

【立了几百年丝毫没有形变,请不要小看榫卯结构,钉钉子,很多时候是为了省力而已。】

【在眼下的环境里,榫卯结构去造船是最优解。毕竟你没有不锈钢…】

经过加工的板材,放入窑中,整整齐齐的放好,封住窑门之后,煤炭开始烧水,蒸汽很快就蔓延在了整个窑内。

罗礼看着窑火通红感慨的说道:“湿木经过切割,放在窑中至少要整齐熏上三到五天的时间,开始的时候,我们直接开窑,窑内的木料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炸裂。”

“现在都是等一整天的时间,等里面自然冷却之后,再打开旁边的小门,再等六个时辰,将窑门打开半尺的高度,再等六个时辰,才开始出窑。”

“出窑后,将出现弯曲的板料和长枝料,加上夹子,或者配重或者悬空,平整木料,最后放在向阳的仓库里,继续回水。”

赵桓听的晕乎乎的,这种专业造船上的工序,他听的不是很明白,罗礼也有些无奈,这种技术上的事,很难说清楚。

赵桓拿起一个三接头的木料,组合在一起,轻轻一扣,就组合在了一起,用再大的力气也无法分开。

“这是双榫粽角榫,专门做拐角用的。这是高束腰抱肩榫,可以做花纹,还有很多,官家这里摆的几个,都是很简单的东西。”罗礼不再解释其中的关键。

毕竟官家不太懂这些。

赵桓拼了几个,想到了以前的时候,家里买的那些乐高积木。

别看这么几句话,是他们这个木料处理工坊,这两年最主要的成果。

“虽然朕不是很明白,这是为何,当然朕知道,这工艺上的事没有丝毫偷懒的可能,都是一步步试错而来,朕懂你们的辛苦。”赵桓笑着说道。

听不懂没关系,知道他们还在精益求精,那就够了。

“这边是上漆的工坊,那边是装配工坊。”罗礼继续带着赵桓参观着漆器工坊和小件组装的工坊。

将已经阴干好的长枝料和板料,用这种赵桓看不懂的手段组合在一起,全程居然一个钉子都没有,就完全契合在了一起,浑然一体,仿若这些木材,本来就长的这个样子。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