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到北宋当明君 > 第三百七十七章 敌在进奏院!

第三百七十七章 敌在进奏院!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晨报骂皇帝那更是司空见惯。

大观四年,宋徽宗第三次罢免的蔡京的时候,有晨报就把皇帝和宰相一起骂了,汴京人人拍手称快。

而皇城司的察子们很多眼线,也是这些内探,省探,衙探组成。大概类似于后世的记者、通讯员、报料人组成。

民间热衷于私人报纸,对朝堂的邸报其实不怎么感冒,干巴巴的连个句读都没有的公文,没几个人想看。

而这些小报刊的情报来源或得之于省院之漏泄,或得之于街市之剽闻。

秘闻啊,八卦啊,都是极为吸引人的地方,大家都会买来看个热闹。

真正的机密又不可能在邸报上出现,而民间的私人报纸的种类很多,五花八门,刊载话本、喜剧、诗集、八卦、刑狱等诸多分类。

“但是百姓们担心大宋的军卒无法保卫他们。”

军民互相信任,太难了。

过去的禁军都是一群酒囊饭袋!

稍微恶劣点的渣滓,甚至还会冒充流匪打劫百姓,这让百姓怎么能信任他们?

河间军卒保卫汴京仓,每日的操练让百姓对大宋军卒有了稍微的改观。

当然在大宋进奏院的管理下,汴京市面上还没有三俗文学的报刊,但是在汴京之外,因为进奏院的权利有限,自然会有一些刺激的文章连载。

种类繁多的小报里,也有关于军报的小报。

不过因为大宋禁军的疲软和进奏院的管制,此类的报刊,多数都是月刊,甚至一些半年刊,年刊的都有。

邸报十钱一张,印刷精美,刊印无遗漏,无错误,正能量,内容却比较空洞。

而晨报却是百无禁忌,虽然印刷的错字较多,甚至有些扭曲事实的存在,但是百姓喜闻乐见,皇帝怕留下个堵塞言路的恶名,也无力多管。

但是还不够啊。

“把邸报和晨报的作用发挥出来吧。整顿下晨报,多找些笔者,写一些军务实录的内容,加强下国防的宣传,把民间的力量调动起来。”赵桓最终决定如此行事。

邸报是由大宋官府发行的报纸,主要由进奏院发行刊印,多数都是政府的公文,皇帝的圣旨。

而晨报,则由民间发行,仅仅汴京就有数家以卖报为生的小厮。

而且这帮民间报刊,还有自己的专门的内探、省探、衙探之类,皆衷私小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