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劫起封神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德配其位,才堪其任

第一百一十七章 德配其位,才堪其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此人面如锅底、身如黑塔,体型几乎比得上杨劫身后的邬文化和努申,在说话时口中喷出一股浓重哦的酒气。

“放肆!”不等杨劫回话,姜桓楚已先勃然大怒,“今日是孤为杨先锋接风洗尘的欢宴,岂容你这粗鲁匹夫使酒任性!”

那任垣也不知是否当真醉酒,丝毫不惧姜桓楚的怒火,梗着脖子道:“武者之间相互切磋本属常事,千岁何故如此小题大做?莫不是害怕末将伤了杨先锋而惹来朝廷怪罪?若是如此,末将可先立下文书,自己死伤无悔,伤人则愿以身抵罪,绝不连累千岁便是!”

”一派胡言!“姜桓楚被这番不冷不热的话气得浑身颤抖,拍案大喝道,“左右何在?与孤将任垣乱棍打出!“

”且慢!“杨劫冷眼旁观半晌,此刻终于开口,站出来向姜桓楚笑道,“千岁,末将素日也常听闻任垣将军为东鲁第一勇士,今日有幸相见,正有请教之意,还请千岁恩准。”

幸好他前世生活中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纵然痴迷武道心无旁鹜,但耳濡目染之下也在无意间积累了无比广博的见闻知识;今世又曾得闻仲这位名师教导学问,在其引导下渐渐将前世许多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知识融会贯通,却也不怕被人考较。

姜文焕的问题只是一个引子,所谓“为将之道”实在有些宽泛,也正因如此,要想说出一个令所有人信服的答案来着实并非易事。

幸好杨劫记忆中有现成的经典答案,当即不慌不忙地娓娓道来:“要说为将之道,杨劫不才,却也略知一二----夫为将者,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鄙陋之见,难登大雅之堂,见笑见笑!“

他说得谦逊,姜文焕却实在有些笑不出来。姜氏如今虽为王侯之家,当初也是将门出身,家中自有兵法武道传承。姜文焕小小年纪也早开始接触军伍之事,对于行军用兵之道并不陌生,因而对这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大有感触,越想越觉得其中奥妙无穷。

姜文焕在沉思之时,下面的文武官员却没有闲着,其中一人长身而起,向杨劫拱手道:“杨将军此言虽蕴含至理,却失之大而无当,兵凶战危可不能只凭几句空话。末将敢问杨将军,若你接掌了我东鲁二十万精兵去和东夷人作战,将以何种战法、哪样妙计克敌制胜?”

杨劫记得此人名为姜殊,是姜桓楚族弟,也是东鲁有数的大将,当时也起身还礼道:”姜将军此言却是难住杨劫了。自古战事千变万化,有胜战、敌战、攻战、混战、并战、败战……用计无所不用其极,有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然而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为将者须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敌人尚在千里之外而空谈战法计策,杨劫实不敢为!“

姜殊被杨劫那一副“外行不足与论”的鄙视目光看得面红耳赤,却又不能发作,只得硬生生吞下这口气坐了回去。

在姜文焕和姜殊之后,又有数人起身向杨劫发问,说的都是行军用兵之道。

杨劫闻一知十对答如流,将两世所学侃侃道来,到最后已说得东鲁君臣面面相觑哑口无言。

便在此时,坐在武将末席的一人起身厉声喝道:“打仗拼的是真刀真枪,这些唇舌功夫济得甚事?杨将军,俺听说你在朝歌力挫群雄夺得先锋金印,武艺自然高强。俺任垣不才,欲和将军切磋一番!”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