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晚清之乱臣贼子 > 第八十八章 再不上当

第八十八章 再不上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从莫载的介绍来看,这个黄植生倒是相当靠得住,地主富户出身,秀才功名,做梦都是想考举人中状元,太平军两次攻打江阴期间,都抢了他在城外的庄园,他也先后三次捐钱捐粮帮清军抵御太平军。同时黄植生对吴越也表现得异常崇拜,一口一个道台大人,看着只有十八岁就当上四品道台的吴越时,两只眼睛里还尽是星星,正是执行吴越特殊任务的理想人选。

吴越点点头,心中益烦闷,知道内情的杨文定明白吴越心思,也向替未来孙女婿分担一些烦恼。便转向江阴知县莫载问道:“江阴县,江阴城中,民间存粮情况如何?你能否号召城内富户再捐一些粮草助军?”

轮到莫载愁眉苦脸了,苦丧着脸答道:“抚台大人,不是下官不肯尽力。是江阴城里的富户士绅恐怕也拿不出来了。前番江阴大战时,为了筹办练勇,下官就已经号召他们乐捐过一次,后来打退了长毛抚台大人你募兵到镇江参战,他们又捐了一次,这次大人你再回江阴守城,为了招募练勇补强守军兵力,他们又捐了第三次。四个多月三次捐钱捐粮,城外的秋粮又还没有来得及收割入库,让他们再捐第四次。恐怕他们也是有心无力了。”

杨文定大失所望,只是暗恨新上司怡良乱抽手瞎指挥,破坏他的江阴屯粮大事。那边的台文英却说道:“莫大人,不妨再试一试,你可以直接告诉他们,如果他们不愿乐捐,我们可能就要强征了”

莫载一听更是心中叫苦,好在吴越立即反对,说道:“绝不能威胁强征,我们守江阴是为了安境安民。不是为了祸害百姓而且这么做了,不就等于告诉城外的长毛我们的粮草不足,更加坚定长毛的围城决心?”

不想被万夫所指的莫载赶紧点头附和,台文英和李添潮等绿营将领却不以为然。 ? ? ?说 . `还悄悄撇嘴表示不屑,暗骂吴越是****立牌坊,虚伪之至。倒是赵烈文被吴越的话提醒,忙转向吴越说道:“慰亭,既然你不想让长毛逆通过蛛丝马迹现我们的粮草状况,那你为什么不想过办法。制造一些假象,让长毛认定江阴城中粮草充足,光靠围城断粮耗不垮我们,诱使长毛改变战术,为我军赢得破敌战机?”

晚清之乱臣贼子

笔趣阁 【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howmn5();</script></div>

<div align="center"><script src="/Ads/txttop.js"></script></div>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赵烈文这话又反过来提醒了吴越,有城防优势在手,吴越不怕太平军正面攻城,也不怕太平军拿手的地道攻城战术,更不怕太平军用什么投机取巧的办法起偷袭奇袭,怕就怕太平军学习曾铁桶,用壕沟营垒的笨办法只围不战。而想破解太平军这种笨拙却又正确的战术,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诱使太平军主动改变策略,动起来露出破绽,给吴军练勇一战破敌的机会

制造粮草充足的假象无疑是诱使太平军放弃围城的一个好办法,而坑蒙拐骗这方面也从来就难不倒生性不良的吴越,只稍微盘算了片刻,吴越马上就对杨文定说道:“祖父,请你立即派人把城里所有的盐巴全买回来,能买到多少买多少,一点不能剩”

“买盐?为什么?我们不缺盐啊?”杨文定疑惑的问。

吴越不想当着太多的人解释原因,只是催促杨文定赶快行事,杨文定无奈,只能是马上命令莫载去执行此事,吴越则又赶紧对莫载说道:“莫县令,江阴城里可有什么靠得住的士绅,明天请一个来见我。记住,一定要靠得住的士绅。”

莫载办事还算得力,派出去差役没用多少时间,就把江阴城中大小店铺里的食盐收购一空,结果自然也造成了城里的盐价飞涨,百姓议论不断,好在食盐虽然重要,却始终没有粮食重要,所以除了给百姓生活制造了一些不便外,倒也没有引起什么动乱。而到了第二天时,莫载又亲自给吴越领了一个叫黄植生的江阴士绅。

实在拼不过吴军练勇的炮火,尽管主动撤回了黄山炮台上的驻军,但林凤翔和吴如孝困死吴家军的态度非常坚决,新营地才刚见雏形,太平军就已经分出兵力来开始挖掘深壕,离城四里的壕沟还是北到长江,南到横河,摆明了彻底切断江阴城与外界的6地联系。?.?

让吴越和赵烈文都十分无奈的是,江阴本地百姓也纷纷自愿加入了挖掘壕沟的工作,饱受满清暴政荼毒的江阴百姓三五成群,自带干粮工具赶到施工现场给太平军帮忙,导致太平军本就进展神的围城工事施工度更是飞快,壕沟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基本挖掘完毕。然后太平军又迅开始修筑土垒,建立哨台,施工度同样极快。

在此期间,台文英和赵德辙等清军文武官员不是没有建议过吴军主动出击,破坏和阻挠太平军施工,被吴越断然拒绝后,台文英还小心翼翼的问起原因,“敢问吴道台,长毛如此猖獗,你如果不赶快出城杀散长毛,真让长毛建成了围城工事,我们接下来的仗岂不是更加难打?”

不敢泄露自军弹药严重不足的机密,吴越无言可对,倒是赵烈文找到了借口,道:“台大人,不是吴大人不愿出城,是我军远道而来,士卒疲惫,急需时间休息,我们吴大人又素来爱兵如子,体恤麾下兵勇,所以才打算让士卒多休息几天。不过台大人请放心,等我军士卒稍微休息几天,吴大人他一定会亲自率军出城,一举粉碎长毛的包围”

知道吴军练勇是走6路来的江阴,台文英和赵德辙等人倒是没起什么疑心,点头接受了赵烈文这个解释,但管粮草的粮台赵德辙却又提醒道:“吴大人,恕我提醒一句,最好动手快一点,城里的粮草情况。可不容乐观。”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