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铁十字 > 终卷:通向铁幕之路(65-73章)

终卷:通向铁幕之路(65-73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二,欧洲联合部队总兵力不超过200万——陆海军三军自行分配,欧洲联合舰队主力舰吨位不超过100万吨,同时英、法、德、意四大国在欧洲联合舰队以外还可以拥有100万吨主力舰,具体比例由欧盟协商;德国地面部队不超过150万人。

海军方面:冢原被授予元帅,小泽因晋升大将时间不够,所以元帅肯定捞不着,但小泽以下那一堆中将,包括柴崎惠次、草鹿龙之介、大西泷治郎、角田、栗田、西村等中坚派全部晋升大将。

从晋升比例来看,元帅虽然陆军多,但晋升大将的海军将领却比陆军多出一倍。陆军对此也没法说什么,因为海军功劳更实打实,没有海军顶在一线,陆军还挡不住大幅度削弱后的俄国红军进攻。

经历完这些事件后,陆海军高层对今后设想基本达成了一致:探讨日俄战役经验总结,并研究如何在逐年削减军费的前提下提高军队战斗力。

第七十二章世界和平(27)

日俄战役不但使日本占领了勘察加半岛、破坏了海参崴还苏维埃两个港口,使陆军中枢重新恢复了对陆军各军镇的控制,另外有大量官兵退役去享受分田,再加上最顽固的堡垒关东军被打破——这件事上石原莞尔和堀悌吉是有默契的,双方都认为关东军独立王国的状态不可维持,也因此达成谅解,只是万没想到损失居然如此之大,梅津美治郎倒霉就倒霉在损失太大这一条上。

再加上阅兵就要请裕仁出席,而松田千秋从上次落水又重新打捞上来的唱片中仔细揣摩了裕仁的讲话,力劝不可。

裕仁在讲话中表面很中规中矩,但实际上却隐含了两层含义:第一,交还夏威夷是堀悌吉等“忠贞之士”的劝说,他综合权衡后予以接受——表面上从谏如流,实际也可以反过来理解为推卸责任;第二,针对陆海军可能不服从命令的行为,反复强调要“忠君爱国”——这话能说错么?当然不能,但松田千秋跟了堀悌吉这么多年,又闹过多次维新、天诛国贼,神经是一直紧绷的,故而认为这里面大有文章。

堀悌吉听后淡淡一笑,也不去纠结如何解决这问题,只道:“既然如此,那就不必陆海军大阅兵了,改为太子代帝参加阅舰式,由陛下为有功将领们授勋、授衔……”

这同样也是针锋相对、憋得慌的一步棋,阅舰式是公开露面的,要接受几十万官兵欢呼,而授勋、授衔仪式虽然高隆,却是在皇宫内进行的——裕仁只接触得到参与仪式的高级将领而无法接触基层——那些老奸巨猾的将军和官僚岂是区区几句“忠君爱国”就能说动的?

东久迩宫稔彦王不知道其中发生了什么,堀悌吉也不说,直到有一次催问了两次,松田千秋把“唱片”的事一说,他也只能叹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来硬的来软的都不是对手,来明的来暗的也不是对手,让他还能怎么办?他只能装糊涂了。

于是大本营终于可以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裁军事宜,按照石原莞尔的设想:今后陆军编制控制在印度军40万,南方军30万,朝鲜军+关东军60万,本土军20万(含东海驻屯军),总计150万规模编成,同时各军镇师团实现2年一次轮换,防止长期驻扎引起的离心倾向。但对美国、德国开口时,要先声明需要250万,便于索取更多利益。

裁军前,外相谷正之却面色古怪地先通报了一个消息:“德国方面发来照会,鉴于我们与俄国之间的战事牵涉太广,德国打算以联合国的名义进行调停,并认为这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必要举措。”

众人纷纷摇头,这事情整的——联合国原本10月就要正式成立,同时又洽谈裁军,想作为世界和平的里程碑举措,结果日俄大打出手,成立被迫推迟到12月中旬,裁军自然无从谈起。不过日本打得不可开交不妨碍裁军推进,美德经过多轮谈判,在此之前两家已就有关条件达成了基本一致意见,并通告了日本方面。

“美德裁军条件已抄送至外务省,基本条款如下。”谷正之清了清嗓子,宣读道,“第一,美国地面部队不超过200万,空军不超过100万,海军主力舰吨位不超过120万吨;主力舰定义为超过1万吨的作战军舰,不再区分航空母舰、巡洋舰、战列舰……不对主炮口径进行限制。当然,油轮、补给船、训练船等非作战军舰不受限制。”

众人都点头,主炮已没有什么用,日本自己的510mm口径舰炮也已停止研发——再好的火炮也就打30公里,如何挡得住200公里的火箭?

于是明仁意气风发出席了海军阅舰式,并接受了“万岁”的欢呼——身后的皇室典礼官们浑身上下一片冷汗,明仁自己却坦然自若。

而在皇宫里,收到消息的裕仁憋着一肚子气,却只能强颜欢笑地为将领们授衔或授勋。

按照陆海军一致意见,陆军方面各大佬,包括印度军山下奉文、中国军冈村宁次、关东军梅津美治郎和南方军今村均一起被授予元帅军衔,在中枢还有东久迩宫稔彦王和多田骏晋升元帅,本来东久迩宫稔彦王想把石原莞尔也挂上去,结果石原自己推辞了——因为他当大将还不到2年,再升实在有些太快。

元帅名义大家都有了,待遇却不一样,山下奉文常驻印度,还是印度太上皇,不过印度军会削减到40万以内,同时堀悌吉和明仁到要印度,这是对他的有力牵制。

中日停战后,日本按期撤军,冈村宁次的中国军编制撤销——崇明岛上日军将屯驻3万多兵力,陆海均有,称“东海驻屯军”,级别只相当于军,连方面军都够不上,海南岛驻军与此类似,不过编入南方军序列,冈村宁次本人和原中国军部分部队要编入关东军;打得很难看的梅津美治郎被撸掉了职务,带着元帅头衔出任军事参议官——实际上是离开中枢;多田骏身体不适,已多次出现住院现象,于是他卸任陆相职务,也转任军事参议官,陆相由陆军次官、大将军衔的下村定接任,出任陆军次官职务的居然轮到了小字辈武田攻——要不是武田攻的中将都是破格而来,这次据说还能赶上大将,功劳是实打实地——保卫皇居,护驾有功。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