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铁十字 > 第七十二章 战略防御(下,3600票加更)

第七十二章 战略防御(下,3600票加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但3号2o多吨的重量显然过重,经研究后确定重量不能过15吨,每车拥有正副驾驶1人,并可搭载背靠背乘坐的兵员1o人,正好12人构成一个步兵班。动机保持原配置不变,减重后度要求提高至6o公里/小时,车体配备一门2m机关炮和一挺7.92mmmg42机枪,前后布置,同时成员还可通过射击孔用stg43步枪对外攻击。

车辆后部载员舱开有后门供载员出入,紧急时刻也可从顶部逃逸。这个设计不到2个月功夫便完成,霍夫曼大笔一挥要求先改造5o辆验证,如果可行,准备先行改造1ooo辆放部队。

为与原有装甲车命名保持一致,3号底盘的装甲运兵车代号,绰号“狼瓘”,日本认可了该改进,希望德国将来能把定型后的技术资料转送给日本,对日本人的这点小要求,霍夫曼也大度地同意了,毕竟日本人刚刚花了大价钱,总要给一点优惠折扣。

这段时间日本疯狂购买装备,特别是先进雷达、飞机、高射炮等,联合舰队更是买买买。5-7月份短短3个月时间,德国6续向日本交付了4oo架do-412、6oo架ju-198和6oo架b-319,oo多台配套动机、4oo多套对海雷达,双联装128mm高射炮也买了2oo多套。

特别是最后提供的b-319(烈风改),由于日德两国战术运用差异,联合舰队主力战斗机是烈风改,紫电改在战斗机中比例不到三分之一,但赤松贞明等王牌飞行员喜欢使用紫电改,为照顾这部分飞行员同时考虑到有截击美军4重型轰炸机的需求,部分航母也装备了一批紫电改。

虽然在这种时刻德国购买物资已不再需要掏出真金白银,只要开动印刷机就可完成,但霍夫曼和施佩尔的头脑很清醒,这些负债将来都是要归还的,如果是4-5年就要大选换人的民主政治体制,霍夫曼当然不用管以后怎么办,肯定是现在怎么爽怎么来,可将来还是国社党执政天下,这套路就不能这么玩,还得想办法出口一些物资和技术维持平衡,让贸易赤字不要离谱。

德国目前专注于展军事工业的经济结构虽然畸形,但不等于不能出口,更不等于不能赚钱。伊朗、伊拉克、阿根廷等一批轴心小弟哭着喊着要德国手里的装备,有钱的买德国现役一流装备,比如巴列维这种土豪就专门要最先进的喷气机、虎式豹式坦克、stg43突击步枪,甚至连轴心级都预定了2艘准备将来过过瘾。最近听说德国要出手列车炮,他连价都不还,直接又抢了4门k5走,总算他脑子还没烧糊涂,没说要买古斯塔夫这玩意他买去准备打谁?

阿根廷稍微穷一些但又有现代化需求,那就买德国淘汰下来的4号、98k、37mm战防炮等武器,至于尖端武器,庇隆倒是想要,但也要先缓过这口气再说。

至于财政更羞涩的东欧各国,就直接用物资交换为手段,从德国手里买缴获的苏制、美制武器,像苏联火炮、美国m1步枪都是抢手货。

最后实在卖不出去的那些废铜烂铁就全塞给日本,让他们去远东倒腾赚个二手差价。精打细算的日本人总先在垃圾堆里淘金,然后再把挑剩下的货色卖给国共双方。这种活一贯由比较穷的日本6军在干,海军可富得多,堀悌吉给海军6战队装备的全是成套美械搭配先进德械。

得知联合舰队倾巢出动东征的消息,霍夫曼微微点头:“美国人的好日子终于来了……”8

即便是6军,在打完印度战役后也比以前阔气,整个日本6军坦克拥有量已过4ooo辆不是原来那种薄皮棺材,至少是3号水平以上的坦克,以4号、谢尔曼和t-34为主。随着日本仿制t-34成功,t-34的装备比重就在慢慢提高。

现在6军盯上了德国装甲掷弹兵体系,打算展日本的机甲步兵。由于亚洲地形比欧洲更为复杂,德国基于半履带车辆构建的装甲车对日本不太适合,石原莞尔、山下奉文认为需要全履带装甲车可以少些,只装备3-4个机甲步兵师团。

该要求正好也符合霍夫曼提出研制全履带步兵战车的需求,虽然e系列中有对轻型战车的设计招标,但目前显然不可能一蹴而就。

经过比对和研究,设计师提出2套紧急建造方案:一套基于3号坦克底盘基础进行改造,一套基于38t坦克底盘基础改造。相对而言3号保有量更大、底盘更多,技术扩散得更开意大利等国也有,成本会比38t改造的产品要高……

霍夫曼考虑到今后大规模战争运用不多,综合权衡后确定以3号底盘为基础开步兵战车担当e系列服役前的过渡。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