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清末 > 第三百七十七章 闲暇

第三百七十七章 闲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当天汪精卫、黄复生、陈璧君三人雇一辆骡车前往前门站,汪精卫和黄复生携带装有炸弹的皮箱在车站门口等候,陈璧君则在骡车上接应,但没有想到当时清廷正搞廉政运动,载洵和载涛不摆架子,混杂在一般民众中一起出站,由于出站的人群中戴红顶子官帽的人极多,汪精卫和黄复生无法识别目标,只好终止暗杀计划。

这次刺杀失败后。汪精卫等人把暗杀的目标定为清廷的最高领导人摄政王载沣,他们吸取了上次计划不周而失败的教训,开始详细调查载沣的行踪,勘察到醇亲王载沣的醇王府在什刹海附近,载沣每天早上八点出王府,经过鼓楼大街从景山后门进入皇宫。

汪精卫等人本准备在鼓楼大街的矮墙后投炸弹,但正赶上鼓楼大街修扩马路,闲杂人太多。无法行动,后来他们注意到什刹海和后海分界处的一座小桥银锭桥。环境非常僻静,而小桥附近又有一条阴沟可容藏身,于是汪精卫决定事先将炸弹埋在小桥下,汪精卫自己藏身于阴沟里,待载沣过桥时用电线引爆炸弹,和载沣同归于尽。

1910年3月31日深夜。黄复生和喻培伦前往银锭桥埋炸弹,留下汪精卫和陈璧君两人,陈璧君知道汪精卫明天将在爆炸中和载沣同归于尽,这将是他们两人最后的一夜。

陈璧君拉着汪精卫的手轻声地哭泣,汪精卫本想找一些话安慰她。可是却不知道该说什幺才好。

汪精卫平日接触的都是陈璧君那样的革命烈女,见到郑毓秀这样风姿绰约的美人交际花,觉得十分不自然。

汪精卫当时对郑毓秀说:“听说最近北京的火车站盘查得很严。我们这些男人携带炸弹容易引起怀疑,想请你帮我们把炸弹带入北京。不过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炸弹在路上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爆炸……”

郑毓秀没等汪精卫说完,当即答应道:“如果不会爆炸,还叫什幺炸弹?这事就交给我了。”

汪精卫是个相貌英俊的美少年,又精通诗词文章,郑毓秀对汪很是倾心,在共事期间多次以教她作诗为借口和汪精卫接近,汪却极力避开和郑毓秀的单独接触。

汪精卫此时已经下定决心象柴薪那样为革命献身,早把男女私情置之度外,和郑毓秀的关系从来没有越过同志的关系,后来郑毓秀感叹说:“汪精卫真是少见的道学先生!”

汪精卫内心是深爱陈璧君的,他也知道陈璧君同样深爱着他,但汪精卫越爱陈璧君,就越不愿看到陈璧君为了他而失去一生的幸福。

汪精卫努力压下和自己心爱之人的生死离别之情,只是拉着陈璧君的手默默无语,让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在准备刺杀期间,汪精卫和黄复生在北京的琉璃厂租了一栋房子,用的是守真照相馆的招牌,因为照相馆的暗室最适合搞炸弹的组装,照相馆里飘出化学药品的味道也不会引人怀疑,不久喻培伦传来话,要在新年后的正月十五带铁西瓜入京,请汪等人去前门车站接站。

正月十五这一天,汪精卫和黄复生赶到前门站,见郑毓秀挽着一位白人绅士的手悠然走出车站,白人绅士的手里提着一个沉重的皮箱,里面装着炸弹,车站的警官看也没看就让他们走出了车站。

原来当时外国人在中国有治外法权,因此没有人敢随便检查外国人的行李,并且当时的北京火车站自然没有现代化的安监系统,自然无法知道里面的那颗炸弹,这个白人是法国大使馆的职员,曾一直追求郑毓秀。这次郑毓秀请他帮忙,那人当然一口答应。

炸弹运到北京后,喻培伦和陈璧君也赶到北京,他们一起商量暗杀的具体计划。

他们第一次暗杀行动是刺杀摄政王载沣的弟弟载洵和载涛,当时正逢底载洵和载涛从欧洲访问返京,汪精卫等人准备在载洵和载涛走出前门车站时。投掷炸弹炸死载洵和载涛。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