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清末 > 第三百零一章 权利和**

第三百零一章 权利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是白居易放言五首中第三首的诗句,讲的是当年周公辅佐成王的时候,在有流言说他怀有篡位的阴谋时,也会感到恐惧。而当年王莽辅佐西汉平帝,尚未篡汉时又表现得谦恭敦厚。礼贤下士。如果周公和王莽都在大家没弄清楚真相的时候就去世了,那么他们真正的为人处世的品格就没人能够知道了。

这是用周公、王莽故事,说明真伪邪正,日久方验,不能仅仅经过短时间对人行为的考察,就对他的品德做出评判。而应长期观察。才能得出正确结论,这也就是中国人常讲的盖棺定论。

汪精卫留学期间,在海外一时有很多革命党成立,由于中国历史上就有同乡结党的倾向,这些革命党都建立在同乡会的基础上。有孙文的广东派兴中会,黄兴、宋仁教的湖南派华兴会,章炳麟的浙江派光复会等等,其中以孙文的兴中会和黄兴的华兴会势力最大。

黄兴身材魁梧,仪表堂堂,性格豪放,很有革命家的气派,很为年青的留学生们所倾倒敬仰,而孙文则身材矮小,说话慎重,在留学生中间的人气不如黄兴高,但孙文提出了一套三民主义的革命理论,比黄兴派的单纯革命相比,在海外华人中有更大的感召力。

陈璧君倾心于汪精卫,不仅因为汪精卫的相貌才能,还因为他严肃的生活作风,在这些年青的革命家中,不少人嫖妓赌博酗酒,而汪精卫却象清教徒一样生活,被人称为道学先生,其中最让陈璧君感动的是汪精卫那革命家不结婚的信念。

汪精卫对陈璧君说革命家生活无着落,生命无保证,革命家结婚必然陷妻子于不幸之中,让自己所爱之人一生不幸是最大的罪过,然而汪精卫越说不结婚,陈璧君反而越爱汪精卫,但汪精卫却从来没有碰过陈璧君一个指头,因为他不想毁了陈璧君一生的幸福。

在后世,汪精卫真的实践了他的诺言,在辛亥革命成功后便和革命同志陈璧君结婚,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而汪陈的革命婚姻也在当时一时传为佳话。

随后他又为了实践自己不做官、不做议员、不嫖、不赌、不纳妾、不吸鸦片的六不主义,在与陈璧君举办了结婚仪式后携陈碧君一起赴法留学,中间几度返国,皆超然于政治之外。

汪精卫婚后也一直严守一夫一妻的准则,从来没有外遇和桃色新闻,汪精卫的道德人品在当时的革命家中是无人可比,估计这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陈碧君明知道自己的丈夫在走一条不归路也要与他风雨同舟的原因。

在审讯汪精卫的时候,肃亲王善耆看到从汪精卫身上搜缴的三篇汪精卫的亲笔手稿《革命之趋势》、《革命之决心》、《告别同志书》之后,感慨万分,非常佩服汪精卫的人品见识,更佩服汪精卫为革命献身的精神,这也是汪精卫两人没有被判斩立决的主要原因,也让本打算慷慨赴死的汪精卫在接到免死的判决时有捡来一条命的感觉。

汪精卫入狱后。肃亲王善耆亲自到狱中看望汪精卫。

汪精卫以前以为清廷的官员都是愚钝无能的昏官污吏,没想到肃亲王肯屈身访问他这个囚犯,而且以礼相待,谈吐文雅,让汪精卫十分吃惊,也很佩服肃亲王的见识才干。后来人们问起汪精卫对肃亲王的印象时,汪精卫称其为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

肃亲王原想说降汪精卫为清廷效力,但见汪精卫革命志坚,也就没有再为难汪精卫,后来肃亲王不时来狱中看望汪精卫,两人之间的关系似乎不是政敌,倒有些近似朋友的关系了。

汪精卫在狱中无事,每日作诗。汪精卫狱中诗作最有名的一首是《被逮口占》,又名《慷慨篇》。这首诗从狱中传出后立即被许多报纸争相转载,而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也成为当时革命青年们广为传颂的诗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