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蚍蜉传 > 93破釜(一)

93破釜(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杨招凤不理会他所言,说道:“茅兄,我问你一事,你如实和我说了。”

茅庵东“哦”了声,道:“什么事,我知道自然不隐瞒。”

杨招凤颔首而言:“梁、杨二人是否欲投官军?”

茅庵东闻言,壮硕的身躯想给什么重物撞到一样,剧烈一颤,崔树强看在眼里,暗自思量:“茅庵东这般反应,看来那二人果然欲行不义之事。”

“杨参谋神机妙算。”茅庵东略有些汗颜,讪讪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对方的脸看着还未完全摆脱稚嫩,却不想思虑极深。

杨招凤拿眼看去,只见来人狮鼻阔口、魁梧黧黑,却是不曾见过,转目对向崔树强,崔树强介绍道:“这位便是茅庵东。”

“在下茅庵东,见过杨参谋。”不等杨招凤说话,那被称作茅庵东的大汉先规规矩矩向杨招凤拱了拱手,继而道歉,“在帐外听到二位说话,忍不住就进来了。冒昧了。”

杨招凤这才晓得,原来方才自己与崔树强谈得入港,竟全然忘了压低声音,所幸这茅庵东进来提醒一句,不然自己犹不知觉。

茅庵东人长得莽撞,声音却很轻缓稳重,杨招凤对他的观感很好,也没计较他的不速而至,回个礼道:“正有事情想向茅兄请教。”

茅庵东叹口气道:“若是有关营中的,也没甚可言。前番数战,大头领损兵折将,伤了元气,梁、杨宵小之辈,便想趁火打劫。”呼九思现在的境遇其实和杨招凤等人也差不多,茅庵东有同病相怜之感,说话也不遮掩。

梁时政与杨三一旦害了呼九思,就相当与赵营完全撕破了脸面。但看当前青衣军所处局势,算得上是前有狼后有虎,梁、杨二人再急于上位,也不会莽撞到不给自己留条后路。故而杨招凤按情理推断,他们不可能自立,只有向官军投降有个依靠,才有继续活下去的机会。

先讨军右营算是报销了,作为先锋的如今只剩下青衣军。杨招凤心理估计过,自己所处的位置,基本可谓四面是敌,即便听从了茅庵东的建议,侥幸逃出青衣军营,势单力薄,也难保能平安寻找到主力部队。况且,长远考虑,青衣军算是赵营安插在东面的一根楔子。只要这根楔子还在,无疑能起到牵制官军兵势的作用,尽可能保存青衣军的实力,就是在为赵营保存力量。杨招凤性格谦柔,但并不怯弱,他会尽自己的努力来为赵营挽回损失,所以只要还有一丝希望,他就不会轻易放弃,就如同当下,他不愿意看着青衣军就这样葬送在叛逆之人的手中。

崔树强是在汉中加入的赵营,但他也听说过杨招凤昔日的勇敢事迹,知道这个看似温和的年轻人其实有着一颗刚健的心。而且从与杨招凤交往的日子里,他进一步了解到杨招凤老成持重的一面。总而言之一句话,他认为杨招凤是个靠谱的人,所以才会在右营全军覆灭后,笃定心思站在杨招凤一头,用自己的武力为他保驾护航。他在这短短的片刻没想很多,并不明白杨招凤为何希望留在青衣军中。但杨招凤的这一豪气举动深合他脾性,所以,他全然不会考虑安危问题,立刻便表了态。

“实不相瞒,就在昨日晚间,营中就已经与孔全斌搭上了线。”茅庵东左思右想,都想不出杨招凤执意留在军中的动机。他并没有说谎,现在青衣军中暗流涌动,真真切切是处于风头上。呼九思自顾不暇,难以照应旁人,要活命,只能尽快逃离这险恶之地。他甚至认为,梁时政与杨三之所以会将杨招凤等人领进营,纯是为了在投降那时充当“投名状”向孔全斌表明心意。

“孔全斌……他倒是打得好算盘。”杨招凤冷笑一声。流寇起兵,本就是为了活命讨口饭吃。没有一致的理想与意志,就很容易分化瓦解。这一特点为官军所掌握,故而策反流寇内部,使之自相残杀之计屡见不鲜。孔全斌边疆宿将,对这一点拿手的很。

“他二人想害呼总兵自立?”杨招凤其实有些愤怒。当初赵营好意驰援青衣军,并且提供了大批越冬的衣物粮草,现在梁、杨二人不思回报,反而意图落井下石,用心之险恶由此可见一斑。

茅庵东摇摇头道:“只怕没这么轻巧……”言及此处短叹两声,“大头领素怀忠义,不愿眼睁睁看着二位卷入漩涡之中,所以特地叫我来通知二位及早出营避祸。我这一路来,也是不敢声张,小心而行,万不敢让梁、杨知晓。”

杨招凤摇头道:“茅兄此言差矣,青衣军既已与我赵营合而为一,自当祸福与共、同舟共济。如今呼总兵有难,我等怎可置身事外,全身而退?”言讫,瞅了崔树强一眼,“是吧崔把总?”

崔树强咧嘴一笑:“那是当然。我姓崔的最不怕事,哪里热闹就爱往哪里钻。要我老崔当贪生怕死的耗子,倒不如现在就砍了我。”他虽不知道杨招凤为何如此说话,但天生的刚强劲儿一上来,话语几乎不用过脑子脱口而出。

“这……”茅庵东迟疑了会儿,头摇得像拨浪鼓,“不成,不成。梁、杨人多势众,两位连同帐外的兄弟才几个人?留下来只会徒然把命给送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