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蚍蜉传 > 44飞剑(四)

44飞剑(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韩衮夹杂在倒数几排中,也随队冲锋,他紧紧贴合在马背上,就像一张牛皮,从对面甚至都看不清有个人在马上。当他飞跃入早已糜烂不堪的费邑宰部时,舒展身姿,寒光四射的马刀轻轻扬起,眨眼间就带走了一条生命。

七零八落的费邑宰部不时响起铳响,但这零星的铳响要么是慌乱中的走火,要么是徒劳的反击,赵营的马军就像尖刀扎进了肉里,肆意翻腾开来。

韩衮纵马驰突,在里头冲了几个来回,手刃了两三人,随着一阵激烈杂乱的铳响,他余关瞥见,原本还高高立在那里的费邑宰部大旗,居然顷刻间倒了下来。

同样的场景,位于远方赵营本阵的赵当世也看得分明。将为军胆,兵士只有看到了将旗或是帅旗,才会觉得心安、才有继续作战的动力与支持。现在,费邑宰的将旗坠下,预示着要么费邑宰临阵脱逃,要么他当场阵亡了。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说明他的部队已经失去了作战的能力。

前阵间或发出一些小的欢呼,赵当世这时候却开心不起来,因为西段情况再差,至少还能顶一阵子,东端祖大弼部来势太猛,才是心腹之患。

其实在塞上、关外多次对抗游牧骑兵的费邑宰部有许多反骑兵的招数,才推出不久的那些个武刚车就是其中利器。但费邑宰坏就坏在错误估计了形势,过早祭出了自己的这一张底牌。要是他知道赵营的阵后尚有为数千余的骑兵在虎视眈眈,是绝不可能如此托大,将武刚车搬出来作为推进的工具的。武刚车的出现的确使得摇摇欲坠的郭虎头部彻底败溃,但也造成了现在韩衮部得以提前判断,直接从侧方绕到了这些庞大战车的后方。当看到这些轰隆作响的巨‘物时,韩衮不禁心惊,暗思:“亏得提早见到了此物,若此物在我辈冲锋之刻使出来,只怕一切都完了。”

如此想着,更不敢再有任何犹豫,在他的率领下,赵营千余马军奋不顾身地冲破火海,径直来到了费邑宰部的侧翼。

赵营马军的突然出现对于一意猛进的费邑宰部的打击无疑是毁灭性的。韩衮心无杂念,遥望见飘扬的官军旌旗,但他并没有急急下达冲击的指令。而是向侧面慢慢收拢部下,因为他知道,现在并不是进攻的最好时机。

作战如同打猎,同样的部队在不同的统帅手中打出的战果从来都不尽相同,要不是拥有深厚的骑兵作战经验以及极为强大的心理素质,换做旁人,认为机会转瞬即逝的情况下,往往会匆忙发号施令,以至于自乱了阵脚致使来之不易的优势又拱手让人。

韩衮刻意没有在第一时间进攻,他一面集中兵力,一面分出小股人马继续向费邑宰部的后方游走。受惊的费邑宰部很快反应过来,而他们一经反应,在最高层的指令没有完整下达到每一层建制上实施时,毫不意外的出现了混乱。就像韩衮预料的那样,原本还算齐整的费邑宰部因为指令的突然改变,不可避免地开始变阵,而仓促之间的改变令原本就因快速推进而变得不紧密的阵列进一步错乱,他们的最前部甚至还没接到军令仍然在前进,而中段的官兵则如同被打中了七寸的蛇一样,开始向后面蜷缩,与后面递进的同伴乱哄哄堆叠在了一起。

费邑宰部的旗能倒,赵当世的旗不能倒。他甚至从开战到现在,一步都未曾离开过本阵。只有他不动如山,自西到东的所有血战中的部下,才拥有统一的为之奋斗的理由。

可他看着东面,当真感到从未有过的焦虑。

自开战伊始,东端就因为措手不及,完全给祖大弼占据了上风。一千五百人的祖大弼压着两三倍的赵营兵打,而且优势越来越大。在东端,白旺已经昏迷不醒,他的部曲全交给的吴鸣凤统带,而听说吴鸣凤现在也是多处负伤。赵当世在想着,恐怕是时候让护卫本阵的李延义部也顶上去了。

按兵不动,待敌自乱。韩衮本意便是要等费邑宰部反应过来,而他所期待的就是现在彼方自然而然的混乱。

这是最好的机会。

韩衮最后朝远处看了一眼,那里,派出去的几股小部队已经快绕到了费邑宰部的后面,造成了更大了恐慌。他确认过后,面若寒霜的脸颊猛一抽动,杀气四溢:“冲!”

首先是第一排的马军冲出,等他们出去数十步后,第二排紧接而上,继而是第三排、第四排……韩衮没有在最前方排出利于透阵的楔形阵,因为他认为没有必要,他要尽可能扩大冲锋面积与强度,争取一次性就将对面的轻甲步兵冲垮。

赵营的马军们就如一记重拳,沉沉砸在了费邑宰部的侧面。费邑宰部就像是一个松弛着肌肉的人突然被击中柔软的腰腹也似,痛苦地开始变形。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