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唯一战胜国 > 第三十章:基础工业

第三十章:基础工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些工厂的工人,以及采矿的工人,需要两千多人,一个月的工资三块银元,一个月就得支出6000块银元。

外加刘锦山那边下次来的时候,说不定会拉一大票人来。

这些小工厂花不了多少积分,一共只用去夏钧15万的积分。

水泥厂一年可以生产10万吨水泥,水泥质量更高。钢铁厂用的是转炉炼钢,而不是平炉。

转炉相比平炉的产能要高,更重要的是转炉是用电的,不是烧煤的。

这一个小型的转炉炼钢厂就花掉了夏钧5万点积分,可以年生产钢材1万吨。

不过设备兑换来了,但除了采石场、采砂船以及水泥厂、磷肥厂投入了运作外,氮肥厂、钢铁厂迟迟没有进入运转。

第二个方面就是基础工业,福建的交通这么差,基础设施得大修一下,起码的道路得改善。这就需要建筑材料,钢筋、水泥、沙石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还需要能源,这就必须发电。

第三个方面就是军事工业,起码得解决子弹、手榴弹等没有什么技术姓,有需求巨大的东西能够靠生产来满足。

采石场和采沙场不需要什么技术姓,夏钧直接兑换了采石场的设备以及采砂船,很快就选定了采石和采砂的地点。

采石场就在西乡,西乡可以采石的地方较多。采砂船则在建溪(闽江三大支流)作业,也就是东峰、东游一段的建溪河道。

采砂船和采石设备只花了夏钧五千多点积分,就兑换了二十艘采砂船,以及足够五个采石场的设备。

没有别的原因,就是缺人。

氮肥厂设计到化工问题,夏钧把钢铁厂的设备换来后发现,这种先进的设备需要较高的文化才能艹作。

兵工厂则没有条件,因为没有原料。

由于那些工厂的开办,夏钧感觉到了财政上的压力,水泥厂、磷肥厂、采石、采砂都是不外销的,这些东西都是供给自己建设用的。

东西生产出来,自然是要用到建设上,但建设要钱!不建设,工厂又放在那里玩,自然是十分不划算。

夏钧兑换的不是领先的设备,只是普通的设备和采砂船。

就当前来说,中国不缺乏劳动力,领先设备的好处就是节约劳动力,不过既然当前的中国有人口红利,并非所有工厂都需要采用领先的设备。

另外,开办工厂也不局限于西乡一地,整个闽北到处都可以开,谁敢来找茬?

紧接着,夏钧又陆续建设了钢铁厂、水泥厂、化肥厂,除了钢铁厂和水泥厂的部分设备采用了领先级别的,其他都是普通的设备。

但这些普通的设备,也是这个年代最好的那种。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