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为人民服务[快穿] > 为人民服务[快穿] 第199节

为人民服务[快穿] 第199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145楼(花开花谢花满天):感觉好欺负他们啊,一直都在打仗,打的还是硬仗。

楼主(叫我大可爱):我听过一种说法是之所以把他们派出去,是因为他们熟悉武器的操作。因为炮兵属于技术工种,短期内很难速成。但铁血军的炮兵配比高,所以他们一上战场就能适应情况,不至于被联合国军的重火力压着打。

147楼(花花宇宙):突然有个想法。当时把铁血军拉到东北去,是不是提防老毛子呀?就是说老毛子的武器跟铁血军是互通有无的,对他们的情况也了解。

148楼(寂寞寂寞就好):应该不是吧。中苏好歹有10年蜜月期。在这个阶段中,同志比同胞更靠得住。苏联也派了数千位援华专家来帮助中国进行建设。

149楼(花花世界):那可难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然为什么不直接让陈将军在南京筹建南京军事学院呢?还就近原则呢。

……

137楼(离了个大谱):我到现在都没搞明白,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这点的?上世纪30年代,卖老婆是正常现象。女人根本就不算人。

138楼(寂寞寂寞就好):因为铁血军最早的组成部分就有大量进步女学生。然后他们又特别重视妇女工作,积极吸收女性加入革命队伍。打仗的是女的,搞后勤的也是女的,搞科研的还是女的。女人有职业,女人才有地位。

139楼(我是小灰灰):还是出身重要啊。这些进步女学生的素质高,就奠定了她们在铁血军中的基础。要是大字不识的农妇,打再多的仗都没用。可见出身决定命运。当然,我很佩服她们。家庭条件那么好,居然还出来搞革命,还抗日。果然是衣食足而知礼仪,仓禀足而识礼节。只有真正的大家闺秀才能让女性看到未来。

139楼(寂寞寂寞就好):楼上醒醒吧。真正决定抗日胜利的不是精英阶层,而是劳动大众。你这话要是让铁血军的这些女前辈听到了,估计要笑掉大牙。

150楼(花开花谢花满天):摊手,这事儿真的难说。不过我听讲铁血军在朝鲜打仗的时候还教当地农民种土豆,直接提高了当地的土豆产量。

151楼(寂寞寂寞就好):哈哈哈,这是铁血军的传统与特色,他们特别擅长搞农业,几乎每个人都会种地。

152楼(花花世界):我特别好奇火箭专家龚丽娜的人生。我听说她嫁给了苏联人,后来双方关系断裂,她是不是被隔离审查了,受迫害含冤致死了?

153楼(寂寞寂寞就好):别扯了。龚教授是这些老前辈中的寿星。她一直活到了新世纪。她和她丈夫被迫分离之后,双方都没再婚。一直到苏联解体,她丈夫从乌克兰返回东北,在大连造船厂工作。他们的儿女跟随龚教授生活在中国,现在都是哈军工的老师。他们夫妻,是真的风雨同舟。

154楼(世界黑白灰):突然间感觉好遗憾啊,田教授和李将军居然没有后代。我特别好奇,他俩的孩子会怎样?

楼主(叫我大可爱):当时在根据地扫盲,好多女老师都是女同志,根据地负责教育这一块的也是女同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她们从教育源头抓起,树立的女性应该走出家门,积极参与社会工作的观念。时间久了,大家发现这些女同志非常厉害,很多事都能做,然后才渐渐改变了看法。所以那些鼓吹女性回归家庭的,真的不是蠢,而是坏。女性只有走向社会,才可能获得平等的权利。平等从来不是别人的施舍。

141楼(我的麦克风):溜了溜了,怎么又扯到这个话题了?就不能好好说说铁血军和根据地吗?

142楼(寂寞寂寞就好):我们一直都在说这个呀。铁血军能够成功,难道不是因为人人平等吗?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所有人才浴血奋战的。

143楼(花开花谢花满天):好奇一句,后来铁血军是哪支部队呀?我是说解放之后。

144楼(寂寞寂寞就好):解放之后,江南本地人很多就地转业了。还有约摸1/4的军队技术人才去了各地的建设兵团。剩下的大部队跟随他们的老领导去了东北。东北建设兵团的大部分班底就是他们。后来抗美援朝打响,他们因为在东北地区待了几年,已经熟悉寒冷气候,就又上了朝鲜战场。正因为这样,陈将军就暂时离开了哈军工,又去朝鲜打仗。总之,就是不停打仗。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